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邱慧燕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215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应用丹珍头痛胶囊进行治疗的具体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合理有效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20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应用尼莫地平和丹参片进行治疗,实验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珍头痛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治疗的具体效果。结果: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1.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应用丹珍头痛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头痛的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可以很好的调节患者神经功能的紊乱,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丹珍头痛胶囊;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065-02

临床上将血管神经性头痛分为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是指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或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一侧或双侧颞部阵发性搏动性跳痛、胀痛或钻痛为特点,可伴有视幻觉、畏光、偏盲、恶心、呕吐等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它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脑血管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动静脉畸形、颞动脉炎等)所引起的头痛[1]。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2],本研究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应用丹珍头痛胶囊进行治疗的具体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合理有效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120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范围为27~46岁,平均年龄范围为(35.2±1.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范围为27~47岁,平均年龄范围为(35.5±1.3)岁。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符合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应用尼莫地平和丹参片进行治疗,每天3次,每次2种药物各3片。实验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珍头痛胶囊,每天3次,每次3粒丹珍头痛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有效:治疗后头痛没有发作,不适感完全消失;部分有效:治疗后头痛偶尔发作,不适感部分消失;无效:治疗后头痛发作加重,不适感更加明显。总有效率=(完全有效人数+部分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获得是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用率进行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a=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

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1.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神经科,血管神经性头痛已经成为该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该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主要是因为病人大脑颅腔内部和外部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失去调控,导致血管发生经常性的痉挛,结果就是大脑内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或者脑内血管的血流变得异常缓慢。对于导致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主要的致病因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遗传、血管、物理、饮食、精神、血流变、内分泌等因素与该病的发生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随之而来就是来自工作、生活及学习的压力,从而使得中青年人群该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且女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3-4]。

该病由于病程时间较长,服药好转后过段时间又极易再次发病,又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于是成为临床上治疗的难点。西医在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上主要以最大程度的控制头痛症状为主,长期服用西药极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本研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中药丹珍头痛胶囊进行治疗。丹珍头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有高原丹参,夏枯草,熟地黄,珍珠母,鸡血藤,川芎,当归,白芍,菊花,蒺藜,钩藤,细辛,淀粉等,有平肝熄风,散瘀通络,解痉止痛的功效[5]。本研究结果显示,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1.6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说明丹珍头痛胶囊在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方面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床上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应用丹珍头痛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头痛的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可以很好的调节患者神经功能的紊乱,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强.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5(7):143-144.

[2]赵帮全.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2015,9(17):128-129.

[3]张立峰.藏药丹珍头痛胶囊临床Ⅰ期的毒理学试验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5-20.

[4]杨金颖,陈虎虎,肖婷婷,等.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3(3):607-612.

[5]王恒飞.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80例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4,19(24):4603-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