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丁菡

丁菡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正规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112-02

支气管结核(EBTB)[1]是发生于患者气管、支气管粘膜(或粘膜下层)的结核病。多数继发于肺结核,也有少数病例是继发于支气管淋巴结核,一旦发病,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结核病诊断标准[2]。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39.5±19.0)岁(20岁~75岁),病程平均(102±76)d(7d-1年),其中,男性11例,女性24例;对照组:患者平均(40.1±19.5)岁(21岁~75岁),病程平均(101±75)d(8d~1年),其中,男性10例,女性2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正规抗结核化疗,方案为2HRZE/HR[3]。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依据患者的具体镜下表现确定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案,主要包括:①常规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症筛选已做好术前准备,清除病灶分泌物;②对症处理,针对支气管壁广泛溃疡坏死的干酪性病变、支气管狭窄者采用高压邱当扩张气道成形术以及氩等离子凝固治疗进行对症处理;③依据病变性质进行相应的介入治疗,治疗次数和时间依据病变程度决定;④治疗结束后,给予患者病灶处注入0.1克异烟肼和0.2g阿米卡星,2组患者均以2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

1.3观察和评定指标

观察分析2组下述指标:①临床疗效;②痰菌阴转率;临床疗效依据患者的胸部CT检查、临床症状、结合病灶情况分为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肺内播散病灶、肺不张、胸腔积液等消失,黏膜溃疡、糜烂,黏膜下浸润病灶等完全吸收,管腔通畅,黏膜光滑)、有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CT检查见上述病变基本消失,纤维支镜下,结核病灶明显吸收)、无效(治疗前后未见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痰菌转阴率

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91.4%(32/35),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为60.0%(21/35),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8,P<0.01)。

2.2组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2组差异显著,具体见表1。

3.讨论

据资料显示[4],支气管结合好发于年轻的女性患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咯痰、胸闷、气喘为主,病程较长。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约有10%~60%的患者合并支气管结核。

临床治疗结核病的有效方式为进行化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化疗与肺结核相同,遵循早期、规则、联合、全程等原则,但是,由于单纯的全身药物性化疗时,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可逆的支气管、气管瘢痕狭窄、最终会使得患者出现肺不张、肺部反复感染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使得疗效受到影响。

本次研究在单纯的全身化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首先进行局部分泌物的清洗和注射抗结合药物,然后依据患者的病变程度等决定具体的介入治疗时间和次数,相较于单纯的全身药物化疗,能够减轻患者的支气管狭窄并发症,并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灶的吸收,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了在全身药物化疗的基础上,进行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萍,王丰,聂洪生,等.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42例诊疗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12(11):877.

[2]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气管支气管结核和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8):581.

[3]陈振华,席钊,王玉梅,等.支气管结核初治涂阳患者介入加口服药物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的对比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3):201.

[4]崔嘉,徐建华,刘福升,等.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近期临床效果初步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