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影响

杨耿会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政精神病医院云南大理671008)

【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依据其精神病症状选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心理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评价BPRS指标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要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仅有情感平淡(I)、思维贫乏(Ⅱ)两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采取了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在SANS指标改善上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意义。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一精神药物治疗方式。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心理治疗;阴性症状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156-02

当前,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但是,药物治疗的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1]。因此,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引入心理治疗成为学术界新的研究方向[2]。因此,本文以本院2014年到2016年间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治疗资料为基础数据,对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报道,以期能够为其他医学工作者提供相关研究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在本文的研究中基础资料来源于本院2014年5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在本院进行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的患者,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确诊。本次实验观察中有54例为男性,46例为女性,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年龄19.5~44.3岁,平均为32.7±0.5岁。对照组50例,年龄20.1~43.2岁,平均33.2±1.5岁。

1.2方法

在本次实验观察中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依据其精神病症状选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心理治疗[3]。

1.3评估标准

在对两种治疗方式进行疗效对比时,采用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价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患者的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了Excel与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对数据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进行记录并且使用卡方检验(χ2)。当P<0.05时则认为原统计数据存在差异性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的BPRS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BPRS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数据见表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4,P<0.05)。

表1两组患者的BPRS指标

组类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42.73±4.5431.07±3.28

对照组41.98±5.1235.28±3.47

2.2治疗前后患者的SANS指标对比

SANS指标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情感平淡(I)、思维贫乏(Ⅱ)、意志缺乏(Ⅲ)、愉快感缺乏(IV)和注意障碍(V)。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仅有情感平淡(I)、思维贫乏(Ⅱ)两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采取了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在SANS指标改善上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明显。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后,出现2例便秘与1例口干现象;而对照组患者在使用单纯的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出现了2例便秘与2例口干的现象;但是,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常见但尚未完全明确病因的疾病,其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群体中[4]。统计数据显示,有约50%的精神分裂症发生在20到30岁青年之间,且伴随有较高的致残率。而青年往往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主要劳动力,因此,青年人群换精神分裂症对整个家庭的打击较大,这也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精神分裂症分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其阴性症状因为表现较为隐匿,故可能被忽视而导致病情恶化到一定程度才被发现,因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5]。

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BPRS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观察组在采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后,从BPRS指标来看本组50例患者的BPRS平均值从42.73±4.54下降为31.07±3.28;对照组采用了药物治疗后,从BPRS指标来看本组50例患者的BPRS平均值从41.98±5.12下降为35.28±3.47。由此可知,通过治疗后患者的评价BPRS指标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要大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了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在SANS指标改善上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意义。

综上所述,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一精神药物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汤甫琴,王海.心理治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0):17-18.

[2]崔正军.用氯氮平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3):125-126.

[3]莫迪.舍曲林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2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61-2162.

[4]郭菁,李雷雷,黄婷,曹笃,谢鹏.米氮平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8):1984-1988.

[5]魏新贞,窦建军,边欣丑,等.齐拉西酮合并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18):2802-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