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核摘除加椎体后缘骨刺切除术

/ 1

髓核摘除加椎体后缘骨刺切除术

张荣胜

髓核摘除加椎体后缘骨刺切除术

张荣胜(黑龙江省巴彦县中医院黑龙江巴彦151800)

【中图分类号】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8)20-0013-02

即通过病变的椎间隙切除椎体后缘骨赘,如此既较多地保留了椎节的形态与生理机能,又达到了减压的目的。

1适应证

本术式主要是用于骨刺形成后的早期阶段,即骨刺体积较小,硬度较低者,一般多为单椎节病变者。

2特种器械

除前述的特种薄型髓核钳外,主要为特种小弯角度刮匙:用优质钢制成,柄部为铜质,全长18cm(柄长9cm)。刮匙头部外径宽3mm,长4mm,深2mm,其内径较外径小0.5mm左右。于头部稍向上方(体部)有一与刮匙开口同一方向的曲度,分别为10°、15°、20°、25°和30°,此五种规格为一套。自刮匙头部向上2.0、2.5和3.0cm处各有一环状分划,以便于术中判定进匙深度。在使用时,司根据刮除物的

深度与部位而选择不同型号使用。对紧贴椎间隙边缘的骨刺,用曲度较小者,而深在的骨赘则用弯度较大者。

3术前准备

麻醉、体位、切口、暴露椎体前方及定位均同前一术式。

4切除病变组织的操作步骤

摘除髓核与前一术式基本相似,操作的特点主要是切除病变椎体后方的骨赘,

现分述如下:

4.1切开与分离前纵韧带

首先以椎间隙为中心作一Z形切口,并将其向两侧分离以完全暴露椎间隙及环状纤维结构。但向两侧分离时切勿伤及颈长肌,以免造成出血。

4.2摘除髓核

需施术病例的髓核多已变性,且呈碎裂状。先用尖刀片横形切开椎间隙前方之环状纤维,用特制的髓核钳由浅及深、由一侧向另侧,有步骤有次序地全部摘除髓核,直达椎体后缘后纵韧带前方。

当触及后纵韧带时,由于窦椎神经遭受韧带刺激而出现痛感,此可以引起术者的注意。如果该患者仅系单纯性髓核突出,手术至此即可,如尚伴有骨质增生或以骨质增生为主者,则需再切除骨赘。

4.3切除椎体后缘骨赘

首先选用角度较小的刮匙刮除椎体边缘浅部的骨赘,此后依序选择角度较大者切除突向椎管方向深在的骨刺。其范围一般为1.4~1.8cm×l.0~1.6(宽×高)cm。此时应严格掌握进匙的深度,不应超过颈椎椎体的矢状径,一般为2cm左右,即紧贴后纵韧带前方切除。操作时应双手持匙,以刮匙头部为力点,以椎间隙前缘为支点,左手握住匙柄,右手用力,逐小块、逐小块地切除增生骨,切忌向椎管方向加压。在切除过程中,可不断用神经剥离子探查椎体后缘的切除范围,当估计减压范围已达到要求时,可用30%碘化油纱条造影以判定减压范围。对未达到要求者,可继续施术。

此步骤为手术的关键,操作时必须严格操作程序,尤其在刮除坚硬的骨刺时切勿急躁。当打开缺口后,应采用杠杆力学原理,使刮匙头部与骨赘呈水平方向逐小块逐小块切除;两侧达钩椎关节内侧缘即可,不应过宽,以免误伤根动脉及其分支。并力求保持后纵韧带完整,其不仅为椎管前方的安全带,而且对颈椎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4.4闭合窗口或人工椎间盘植入

减压完毕后先用冰盐水冲洗局部以清除残留物。取明胶海绵依序充填至椎间隙深部达前纵韧带前方,此后取相应大小的人工椎间盘植入,以有利于保持患节的活动功能。如不植入人工椎间盘,则可继续用明胶海绵填充椎间隙中部与前方,以使其形成纤维性粘连而保留部分功能。观察局部无活动性出血后即用中号线缝合前纵韧带。亦可在牵引下嵌入植骨块以扩大脊神经根孔。

5术后处理

同一般颈前路手术。但对未放人工椎间盘者应嘱其术后6~8周内,使头颈保持自然仰伸状,以维持原椎间隙宽度。

此种术式不仅损伤小和操作简便,且有利于维持施术椎节的功能。但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初学者需持慎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