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清热化痰治疗慢性失眠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滋阴清热化痰治疗慢性失眠临床研究

刘小伟

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区医院101200

【摘要】目的:研究关于滋阴清热化痰法治疗慢性失眠阴虚痰热症的临床疗效。采用方法:将已经确诊为阴虚痰证的慢性失眠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分配治疗A小组(后称A组)和对照B小组(后称B组)。A组采用滋阴清热化痰方剂,B组口服艾司唑仑,疗程28天。治疗前后进行相关数据对比和中医疗效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组有效率84%,B组为38%,两组对比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比较,6个选项评分差异(P<0.05或P<0.01):PSQI得分、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睡眠时长以及效率、睡眠中存在的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B组前后比较,3个选项评分差异(P<0.05):PSQI总评分及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的效率。疗程后分别对比两组数据,评分差异(P<0.05):PSQI得分和睡眠治疗选项,即判滋阴清热化痰法对治疗慢性失眠阴虚痰热确实有效。

【关键词】失眠;滋阴清热化痰;阴虚痰热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133-02

达不到正常的睡眠质量的现象我们称为失眠。随着生活工作等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苯二氮罩类药虽有明确的镇静催眠的作用,但是容易产生副作用,长期服用会产生抗药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上瘾,如果突然停药则会出现撒药相关症状[1]。调查研究表明,治疗失眠上,中医药有着特别好的效果,而且没有其他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1方法与取证

1.1常规取证

本次我们将与上海普陀区中医院合作,对从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来其医院就诊的失眠患者中,随机抽取50位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配成2个小组。即:治疗A小组(后称A组)和对照B小组(后称B组),两个小组的患者选取,(特别注意:我们都经过特别删选,即两小组在性别、病史上等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上意义即(P>0.5)),A组,25例男,25例女;B组,男患者27例,女患者23例。

1.2病例纳入标准

?患病时间大于半年;?(PSQI)得分大于等于八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失眠症的标准;④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不寐证的要求;⑤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等;

1.3病例排除标准

以下患者:

1.由于躯体疾病导致的;2.由于精神疾病导致的失眠的;

3.有明显心因性刺激的;4.对于镇静剂等药有依赖性的;

1.4治疗方法

A组将采取自拟清化滋阴法治疗:10克半夏和当归,20克生地黄、丹参,12克郁金,6克黄连,20克百合,6克知母,15克茯苓,6克远志,30克炒枣仁,15克夏枯草,10克僵蚕,30克夜交藤,30克生龙齿,早晚各2次,每次一剂。B组则在每日睡前口服1毫克的艾司唑仑。观察并记录其情况。

1.5效果判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8天的治疗后,我们将患者睡眠时间高于六个小时,睡眠程度深且醒后精神恢复明显判定为临床痊愈;睡眠明显得到好转且时间增加三到六个小时,睡眠深度增加认为显效;而增加零到三个小时的为有效;其余情况则判定无效。

1.6记录数据指标

PSQI的评定,治疗前后均一次,因选用艾司唑仑为此次研究对照物,故关于PSQI提到的“有关催眠药物使用情况”我们将排除在外。考核睡眠质量、时间、进入睡眠时间和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的余17项。

1.7关于统计学

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用用X2检验和t检验。只有差异P<0.05才判具备统计学意义。

2实验结果

2.1疗效对比

表1显示,A组的有效率是84%,B组的有效率是3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意义。

表1失眠患者两组疗效比较(`x±s)例(%)

2.2PSQI得分对比

表2,即A组对比,PSQI得分、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6个选项的得分都存在差异(P小于0.05或者P小于0.01)。

B组对比,PSQI的得分及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的3个亚项评分也有差别(P小于0.05)。

治疗后的对比A组和B组,PSQI的得分以及睡眠质量选项评分有着明显的差别(P小于0.05)。

表2慢性失眠治疗前后PSQI评分对比(`x±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安全性分析

治疗A组中有两位患者服中药均后出现轻度不同程度的上腹不适,但在没有停药的情况下症状消失;对照B组中有四例出现第二天疲倦乏力,暂不处理。

3分析

中医上称作是失眠为目不瞑、不寐。《景岳全书》中对其病机做出了分析;“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善寐本孚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所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患者,以病时时间长,虚实的错杂较为常见。实症患者以痰火为主,而虚症其中阴虚居最多[5]。

分析其原因,如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饮食上的不注意,暴饮暴食现象、工作压力大加班通宵常见等现象,导致脾胃损伤,时间一长,出现痰多,心神不宁由此出现夜不能寐。过度的劳累将会肝亏脏虚,最终伤害心脾,长期失眠,最终精气神不同程度上被消耗;有的患者心肝火旺,可能会进一步灼伤阴液,从而加重脏亏阴虚,身体虚弱的患者,肾阴不足。综上所述,滋阴清热化痰可以判定是治疗慢性失眠的非常好的方法,值得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应麟,王松岭,刘伟.清热化痰安神颗粒治疗失眠证36例[J].河南中医,2008,28(4):29-30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3]常彪,金玫、吉良晨治疗不寐证经验初探[J].北京中医,2001,20(1):7-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5]司海龙.失眠论治八法[J].河南中医,2009,29(2):160-161.

[6]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评审中心,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57-98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