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髌骨围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毫针髌骨围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孙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1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北秦皇岛066100

[提要]目的:观察毫针髌骨围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针膝关节髌骨围刺法,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口服止痛药物及日常护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WOMAC及V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均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毫针髌骨围刺法能够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

[关键词]针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围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运动或劳累后加重,后期出现功能障碍。其病理过程是由于膝关节软骨破坏导致软骨的增生和重建。西药抗炎镇痛类药可以缓解关节疼痛,但副作用大。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容易被患者接受等特点,成为KOA常用中医治疗方法之一,本文观察了针刺围刺治疗KOA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康复科门诊患者66例,随机分为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治疗组患者33例,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42~74(73.97±7.88)岁;病程为1~14(12.57±6.77)年;单膝13例,双膝20例。对照组患者33例,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41~75(74.12±8.01)岁;病程为1~15(13.13±7.09)年;单膝12例,双膝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均P>0.05)。

1.2诊断标准

遵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07年KOA的诊断标准[1],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治疗方法,包括:注意适当休息,适量户外活动,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局部采取热敷,口服双氯芬酸钠、芬必得等药物;自我康复方法:仰卧位,伸直膝关节,保持足背屈,内旋,直腿抬高,此动作随着耐力增加逐渐延长;另外,病人端坐位,双下肢放松,膝伸直抬腿,开始零阻力,随着肌力增加,以1-2公斤沙袋绑在踝关节上,以增加阻力。以上两个个动作每天做2次,每次10分钟。治疗组采取毫针髌骨围刺法,具体方法为:患者仰卧位,普通毫针针刺,常规消毒,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首先采用髌骨周围阿是穴围刺,围绕髌骨每隔1CM刺入一针,刺满为止;另外取内外膝眼,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提插捻转手法,针刺以得气为度,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留针时使用TDP照射,每日一次。以上均15天为一疗程,不愈者予以第二个疗程。

2.2评定方法

疗效评定采用WOMAC评分及VAS评分法。根据KOA患者WOMAC量表[2]评价其恢复程度,分别从关节疼痛、僵硬程度和功能情况三个方面评定,包括24个支项目问题,每个问题分值为0-4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病情恢复越好。VAS为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3],具体方法是,用两端标有0和10的10cm长的标尺表示疼痛由无痛到最痛的不同级别,患者在标尺上标记出最能代表其疼痛强度的点,从0点到标记点的距离即为疼痛程度评分值,评分越高,提示疼痛越严重。

2.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D)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的比较见表1

两组均无脱落病例,治疗后两组的WOMAC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4、讨论

KOA是临床中老年常见病,是由于年老体虚、关节磨损等原因,导致膝部骨关节的退化,骨面反应性增强形成骨刺及滑膜炎症表现。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患者可见关节肿胀,日久形成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KOA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骨痹”等范畴,其病机为年老体衰,肾肝亏虚、筋骨失养,或加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滞、经络闭阻,合而为痹。

临床发现KOA患者髌骨周围有明显压痛点,毫针围刺这些髌骨周围压痛点(阿是穴)具有较强通经镇痛之功效,另外针刺外膝眼,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具有补益肝肾、通络止痛之功,加TDP照射加通过温热效应强止痛效果。结果通过WOMAC、VAS评分显示髌骨围刺为主的针刺组较常规口服止痛药物的对照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93-794

[2]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5-277

[3]曹卉娟,邢建民,刘建平.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症状类结局评价测量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9,50(7):6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