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 1

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孙海玲

孙海玲(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288-02

全踝关节置换是由胫骨外框、固定的聚乙烯内衬和距骨部件组成。胫、距骨假体材质为钴铬钼,骨内部分为矢状平行柱。假体采用的非骨水泥技术固定,表面以多孔处理或羟基磷灰石喷涂有利于骨长人和假体稳定。滑动核由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大大减少了假体之间的磨损。

1手术方法

病人仰卧位,取踝关节前方纵形弧切口,自踝上10cm经踝关节中点沿向第1跖骨,显露踝关节的同时注意保护血管神经。胫骨远端安置选定的与5mm的SIZER联接的胫骨截骨板,定位杆固定于平行胫骨前嵴中线上。首先利用合适的截骨导向器行胫、距骨截骨。距骨和胫骨准备己毕后首先安装距骨假体,用专用的打入器打紧。随后打入胫骨假体,注意打入方向应与胫骨长轴垂直,胫骨假体的前缘不要低于胫骨截骨面的前缘。最后放入滑动核试模,检查踝关节的活动度和紧张度,确认软组织平衡后选择合适厚度的滑动核假体植入,整个假体安装完毕。术毕必须修复踝前肌支持带,放置负压引流管。并行短腿石膏托固定于中立位。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担心手术的安全,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感。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针对性地做好病人的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水平、方法,以增加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树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参与到自身疾病的治疗中。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并嘱托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展现出不快,避免病人情绪波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尽早康复。

2.1.2特殊准备

(1)术前踝关节正侧位片和MRI片,审视踝关节病变的范围、不稳定重点、坏死范嘲和进展性;兼行踝关节CT片,以便与健侧踝进行对照,决定内、外踝是否需要重新建立稳定机制。

(2)测量两下肢长度,确定患肢长度差异。若无髋膝关节畸形,采用双胫腓骨全长X线片对照测量法。

(3)术前和术晨温水浴踝足和皮肤消毒包扎。

2.1.3一般准备

(1)血生化、血沉、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常规化验,心肺功能无严重障碍。

(2)常规术前准备备血、做好青霉素和普鲁卡因皮试。

(3)围手术期用药根据医嘱术前半小时使用抗生素一次;术前1天或术后使用抗凝药物。

(4)术前训练患者体位、深呼吸、有效咳痰、床上大小便,有助于避免术后伤口不愈、坠积性肺炎、尿潴留、便秘等发生。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患者术毕床边心电监护仪,0.5~1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一次,持续吸氧4~6L/min,术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意识、面色、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并详细记录,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2.2.2切口观察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石膏固定后石膏上的血迹是否逐渐扩大,当石膏固定后伤口出血较多或渗血较多时,血液可能渗不到石膏表面而沿着石膏内壁往低处流,应密切观察,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2.2.3患肢观察观察患肢末梢颜色、皮肤温度、肿胀、血运,若病人主诉麻木,患肢明显肿胀或颜色发白、发紫时,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2.4体位护理术后抬高患肢20cm,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2.2.5引流管护理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常置引流管。术后接负压吸引器持续引流,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并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折霍和堵塞,防止逆行感染。每30分钟挤压一次,记录引流量,如每小时引流量超过50ml或24小时引流量超过200nd,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6并发症的护理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后全身性并发症发生率不及人工全髋、全膝置换术高,但其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远比人工全髋、全膝置换术高。其中,以局部疼痛、伤口感染和愈合不良最为常见。

(1)伤口愈合不良这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40%左右。因局部血液供应欠佳、切口下方伸肌腱支持带断裂和过早活动引起。要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一旦污染及时更换,按医嘱正确及时使用抗生素,防止手术切口感染。

(2)术后疼痛因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疼痛而行翻修术的约占8%。假体与腓骨间撞击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良好的疼痛处理不仪使患者感到舒适,而且有助于术后患肢功能的康复。肌肉或皮下注射止痛药、经静脉给予镇痛药物泵。

(3)感染感染发生率2.7%,感染细菌来源于局部伤口和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更容易发生感染。发生感染后,首先应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假体周围组织清创,冲洗伤口,置管引流,抗生素静脉输液4~6周,然后改用口服抗生素6周。

参考文献

[1]康倩,徐辉.踝关节置换的现状.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2]田勇,卡索.全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20:1554-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