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湿敷治疗皮肤肌肉坏死(附2例临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碘伏湿敷治疗皮肤肌肉坏死(附2例临床治疗体会)

吴章振林流星

吴章振林流星(广东省廉江市青平镇中心卫生院广东廉江524449)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251-02

【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消毒液碘伏在创伤引起的坏死组织的消炎效果。方法选用0.5%碘伏,利用纱布湿敷,每天更换一次,直至坏死皮肤肌肉完全脱落,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创面完全修复。结果本组2例均使用本法,取得明显的消炎、祛腐目的,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碘伏对创伤坏死性皮肤缺损、肌肉坏死的湿敷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碘伏皮肤肌肉坏死

针对大面积的皮肤、肌肉坏死创面,采取哪种溶液作为创面伤口的消毒剂,更好地达到消炎、祛腐效果,控制炎症扩散,促进肉芽生长,创面修复。在未完全清除坏死组织的前提下,无论是自身修复还是为皮肤、皮肌瓣移植创造条件,均未能达到要求,即出现新鲜肉芽组织及提供无炎症的创面,因此,创面的处理是关键。近期对2例严重的创面皮肤肌肉坏死患者,采用此方法均获得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病例简介

本组2例,例1女性,45岁。外伤性右侧小腿皮肤擦裂伤,自采用山草药外敷、煎洗、薰蒸伤口处理及不规则治疗2个月,小腿伤口周围皮肤损伤加重、变黑,坏死面积扩大,深达肌肉,导致小腿肿胀、疼痛严重,不能行走而来本院。检查见右侧小腿胫前两侧皮肤发红、肿胀、腐烂、渗液,有的皮肤变黑,有的皮肤缺损,肌肉外露、部分坏死,有较浓的腐臭味。创面纵向长约20cm,宽度为5~8cm不等,呈梭形,上端距离胫骨棘突约5cm,下端距离踝部约4cm。例2女性,76岁。右侧小腿胫前皮肤撕脱伤经住院清创缝合、抗炎治疗后12天,行皮肤拆线后出现部分皮缘坏死脱落、收缩,肌肉外露再次来本院。检查见右侧小腿胫前中下段外侧近腓侧有一条裂口,长约5cm,宽约0.5cm,肌肉外露,发红,创面有分泌物。

1.2碘伏创面湿敷法

先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至气味明显降低后,再用浓度0.5%碘伏消毒液泡湿纱布覆盖创面,每天更换一次纱布,并对创面重新进行清理,对没有活力的坏死皮肤、肌肉及肌腱组织彻底清除,同时可使创面清洁,并有除臭作用[1]。

1.3结果

全部病例均予充分的全身治疗,包括抗生素、氨基酸、补气血药等。有坏死皮肤肌肉创面经用碘伏湿敷后分泌物明显减少,坏死组织脱落,便于清理,周围肉芽新鲜,生长良好,创面明显缩小,皮肤、肌肉修复完整,瘢痕组织表面无渗液,无出血,无瘙痒,达到正常皮肤的效果。与大面积创面皮肤、肌皮瓣移植治疗效果相当,同时减轻病人再次遭受皮肉之痛,因医疗而留下更多的疤痕。

2讨论

碘伏系常用手术皮肤消毒剂,是一种不稳定络合物,其中80%~90%的结合碘可解聚成游离碘,浓度大、杀菌力强、无味、无刺激、无致敏性,毒性低,为广谱杀菌剂[1]。可在组织表面形成极薄的杀菌膜,缓慢释放有机碘,将细菌的胞质和胞膜内巯基、多肽和蛋白质酶短时间内氧化、失活,失去DNA复制及其遗传功能,达到杀菌目的[2]。彻底清创是创面伤口感染、组织坏死采用的首要步骤。任何创面伤口感染、皮肤肌肉出现坏死,即使给予了足够的抗生素治疗,但是往往所达到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创面的清理、局部的治疗还是关键所在,经过碘伏连续的湿敷、不断的清除坏死组织,伤口的肉芽才能避免炎症的破坏,肉芽组织才能健康生长。没有很好地控制创面伤口炎症,正常组织会继续受到牵连,坏死组织继续增多,使创面进一步扩大,涉及深层肌肉。例1坏死组织最后完全到达胫骨表面,肌肉完全破坏、肌纤维断裂,骨骼外露。采用此方法能很好控制创面伤口炎症,保护肉芽组织,减少正常组织的破坏。经过2个月的治疗,受到破坏的皮肤及肌肉组织得到重新修复,塑造出新的一条肢体。

此种方法在例1中更好地得到证实,在大面积的创面伤口及更多组织坏死的伤口中,特别是在基层缺乏植皮的医疗条件情况下,用碘伏湿敷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减少了其它药物对周围正常皮肤的刺激及破坏的弊端。在创伤外科中此种方法还是值得推广的,也是适合基层运用的,同时更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好方法。

由于碘伏中含有碘,对碘过敏者须慎用,应引起注意。但在2例治疗中未出现过敏反应,安全性还是可靠的。

参考文献

[1]张莉,苗玉舟.碘伏湿敷治疗难治性软组织感染.华北煤炭医学院报,2003,第5卷.第4期:492.

[2]李传平,刘霞.碘伏湿敷骨折外固定针眼处的临床应用.山东生物医学工程,2001,第20卷.第3期: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