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防护从而预防血液疾病的感染与传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加强护理防护从而预防血液疾病的感染与传播

胡英敏

【关键词】护理;血液传播;防护

【中图分类号】R7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075-01

随着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日益增多,医护人员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机会也随之增加,而护士是医院感染中最直接接触血液一体液的人群,而且多为高危操作,易被针头、锐器刺伤。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意外针刺伤,而这一数字仅为实际的1/3,有20种血源性传播可通过针刺伤传染[1]。因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及职业行为规范,势在必行。

1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暴露途径

1.1被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伤。

1.2破损皮肤或非消化道黏膜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

2防护措施

2.1防护用品:①隔离衣、隔离裤应是易于清洗、消毒、灭菌的材料或--次性隔离衣,必要时使用塑料围裙作保护。②手套:橡胶手套或一次性塑料手套。③口罩:棉纱或一次性口罩。④帽子:棉布或一次性帽子。⑤眼罩、面罩:密封要好,清晰度高。⑥鞋套:一次性不易破损鞋套。

2.2防护具体措施。

2.2.1实行安全注射。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技术,操作时戴手套,用无菌纱布打开玻璃安瓿,抽血、注射完毕禁用双手套帽法[2],用单手套帽。

2.2.2锐器的安全传递。传递针头、缝合针、剪刀、刀片等锐器时,尽量把锐器置于弯盘中进行传递,避免在传递过程中误刺伤。

2.2.3尽量使用一次性锐器医疗产品。因为在临床工作,清洗使用后的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等锐器时,极易刺破、划破手套,从而刺伤手指皮肤,造成操作人员感染。

2.2.4手部皮肤有创伤时,尽量避免护理操作,若操作不可避免,要戴双层手套。

2.2.5处理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污染物品时,要戴口罩、穿隔离衣、裤,戴手套,如预料操作会有血液、体液飞溅到操作者的眼和口腔时,应戴眼罩或面罩。处理完毕要立即清洗双手及手消毒,如身体某些部位受污染,也应及时消毒处理。

2.2.6各种医疗器械(如口腔科器械、妇产科器械、手术器械、针灸针等),如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或者有被患者血液污染的危险时,均应按消毒→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2.2.7处理锐器:针头、注射器、缝合针、刀片、剪刀等锐器使用后要及时处理,不要将其留在治疗车、治疗台或治疗盘内,应及时消毒、清洗。如为一次性锐器用品,应放置在用黄色塑料袋套在防水耐刺的容器内。

2.2.8处理血迹:对一切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及物品表面,先用1∶10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30分钟后,再戴手套局部搽拭。

2.2.9送检血标本:化验标本应放在带盖的试管内,放入密封的容器内送到化验室,防止标本在运送过程中溅在外面,手持化验标本时戴手套,不要徒手操作。

2.2.10医疗废物的处理:所有医疗废物包括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各种废弃标本、感染性敷料、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及感染病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均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分门别类进行处理。

3暴露部位的处理

皮肤黏膜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后,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危险性,对于未破损皮肤的暴露,用清水冲洗即可,而对于破损皮肤的暴露和针刺伤的处理,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将血液挤出,然后用碘酊和酒精消毒[3],再根据病人的检测报告进行补救治疗,接触的血液被HBV感染的,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接触的血液被HCV污染的,α-干扰素和高价球蛋白;接触的血液被HIV污染,需尽早服用叠氮胸苷(AZT)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4]。

4讨论

预防血液传播疾病是一项操作方法精细、难度较大、步骤比较复杂、无菌技术要求极严格的护理技术之一,它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应以高度责任心、认真对待。主要内容包括:

4.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时专心。

4.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输血治疗准确无误。取血时和输血前必须由两名专业技术人员按要求逐项查对,不得遗漏与省略,并检查血液质量。

4.3注意调节输血速度,开始10分钟内速度宜慢,每分钟20滴,观察15分钟后,如患者无不适,可根据年龄与病情调快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酌减。对年老、体弱、心肺疾患输血者,更应谨慎,速度宜慢。

4.4密切观察患者输血部位有无异常。输血管道是否通畅,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如发现严重输血反应,须保留余血连同贮血瓶一并送检,以备检查分析反应原因。

防止临床护士因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应引起高度重视,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就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李映兰.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讲座.2004.2~3

[2]张延霞,陆龙,袁康,等.HIV感染患者的分析及预防措.中华医院感染学,1999,9(1):46~47

[3]张可,福燕.临床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其防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1):15-17

[4]郑淑鹏,王春香,郭传广.创伤性操作所致的艾滋病感染及控制.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9,3:103~105

作者单位:163000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杏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