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赵晓燕

赵晓燕(平煤总医院467099)

【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7例,测量QT离散度并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33例作为观察组1,未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34例作为观察组2,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结果:观察组1、观察组2患者的QTd、QTc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患者的QTd、QTcd与观察组2比较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会导致QT离散度的增加,QTd及QTcd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QT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151-01

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QT离散度(QTd)增加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QT离散度因此被视为预测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因素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本研究对DCM患者测量QT离散度并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旨在探讨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的DCM诊断标准,排除心房颤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传导阻滞及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67例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按有无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3级以上的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1与观察组2,观察组1为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DCM患者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0.23±13.45)岁。观察组2为未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DCM患者34例,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1.41±12.87)岁。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2.33±12.43)岁。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三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l.2方法心电图常规选取l2导联,纸速为50mm/s,电压为1.0mV/cm。以Q波的始点(无Q波时以R波始点)为起点测量至T波终点,以T波与等电位线的交点为T渡终点,当T波后有U波时,取T波与U波之间的最低点,当T波双向时,以T波最后回到等电位线为终点,当某一导联T波判断不清时可以省略该导联,总导联数测量不少于7个,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每例患者均重复测量3次,由专人完成。QT间期用Bazett公式校正,QTd为最大QT间期(QTrnax)与最小QT间期(QTrnin)之差,心率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QTcd为QTc的最大值(QTcmax)与最小值(QTcmin)之差。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Lown分级Ⅲ级以上者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行X2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1、观察组2患者的QTd、QTc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患者的QTd、QTcd与观察组2比较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测量值比较见表1。

3讨论

有许多研究表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QTd大于正常人,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动脉栓塞、猝死[2]。QTd是指ECG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增加会引起QTd增加,进而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可能性也增高。因此QTd可作为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一项指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3]。DCM患者QTd增加,可能是由于DCM患者心肌组织变性、萎缩、纤维化及慢性缺血低氧,使心肌肥厚、心室腔扩大、心肌复极化不均匀性增大、心肌复极延长,使QT间期增加,QT间期增加越明显,QTd增加越多,越容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4]。QTd延长反映心肌组织损害的严重程度,因此增加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Td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室肌复极的非同步性增大,电不稳定性也明显增加,从而使QTd增大。观察组1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其QTd比观察组2未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的QTd明显延长,说明DCM患者QTd愈大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就愈大,对DCM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综上所述,QTd检测无创、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卫红.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变化[J].中国临床医学,2008,15(2):156-157.

[2]曹锋,李夏.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214-215.

[3]唐康林,刘洪斌.扩张型心肌病应用美托洛尔对QT问期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50-51.

[4]乔军,麻玉秀,孙李建.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1424-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