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的思考

朱新艳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它是未来农业和食品发展的一种新兴主导食品;有机食品是一种国际通称,是从英文OrganicFood直译过来的,其他语言中也有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这里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而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就我市绿色有机产业发展的认识、思路和工作重点作一些探讨。

一、绥芬河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绥芬河市现有两镇11个行政村,14个自然屯,耕地面积34000亩,农业人口7400人。近几年来,我市坚持走特色农业之路,发展质量效益型、高附加值产业,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无公害绿色农业。通过对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及有力监管,提升了我市农产品质量。目前,我市有绿色食品认证企业一家——维多宝食品有限公司,已取得加工压缩和袋装黑木耳2个绿色食品标志,2008年实现销售额3242万元,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企业一家——建新种猪场,该场10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每年可向市场提供纯种猪及纯二元母猪5000头,育肥猪10000头;耕地全部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包括蔬菜、食用菌、水产品与畜产品等6大类76个品种,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要求。我市绿色食品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事实证明,我市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口岸优势

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一座风光秀丽的边境山城。毗邻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边境线长27.5公里。辖区面积460平方公里。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国家二类集装箱站、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主通道和加快发展的龙头,对俄贸易额占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的三分之一。2008年进出口贸易额57.87亿美元,口岸过货880万吨,口岸过客160万人次,接待进出境旅游者85.5万人次。国际贸易和旅游为发展绿色经济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环境优势

绥芬河市生态环境优良,年平均气温2.3℃,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19天,年平均降水582毫米,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内有小绥芬河、寒葱河穿过,辖区山多林密,森林覆盖率60%。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同时绥芬河市耕地污染较轻。绥芬河地处山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工业化速度慢且水平和程度较低,许多区域甚至不需要土地净化过程和转化期就能达到绿色和有机食品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三)市场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我市经济发展迅速,市民收入水平高,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加之每年来绥旅游购物的中外游客不断增加,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都为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创造了条件。

(四)产业优势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和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两大战略决策,以及绥芬河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特色农业工作思路都为我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目前,绥芬河市正在规划建设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对俄现代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项目都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市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一是部分企业和农民对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认识肤浅,只停留在好上,而不积极运作;二是生产绿色食品的企业少,生产规模小,缺少龙头牵动力;三是缺少科学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市场效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四是有机产业发展在我市尚属空白,工作开展缓慢。

二、绥芬河市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思考与对策

开发绿色有机食品是农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虽然我市绿色食品的开发和数量有限,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绿色有机产品的食用价值和市场潜力,我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不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条件,只能向小而精、小而特发展,在我市发展绿色有机产业具有独特优势。

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应该坚持更新观念、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做好试点的原则,选取条件相对好的建新区域进行示范,采用分区分块逐步推进的方式将我市的农业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第一阶段:在建新村大岭下屯建立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引导、帮助建新无公害种猪场提高产品质量,努力达到绿色或更高的有机食品标准,进行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证。第二阶段:以生态园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扩大我市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在206省道以西建成一个绿色有机农业观光区,集旅游、休闲于一体,引领消费理念及消费方式的转变。在建新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其它农产品按绿色有机种植,分期分批,成熟一个认定一个,最终在建新村建成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第三阶段:以建新无公害种猪场为龙头,改进饲养方式,逐步达到绿色及有机生产标准,并与大岭下蔬菜生产基地形成循环发展的有机生态农业模式。

三、加快我市发展绿色有机产业的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体系。将绿色有机产业纳入全市农业发展规划,加强绿色有机食品开发、协调和管理工作;不断推出绿色有机产品,帮助申报产品制定生产规范、质量标准,使其达到认证要求。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和经纪人队伍的培养,依托现有的技术推广部门完善服务体系,做到每个镇都有一名领导抓绿色有机工作,都有一名技术人员具体负责指导。

2、强化宣传,提高认识。突出宣传绿色知识、倡导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企业、生产基地及全民的认知度,营造良好的绿色产业发展环境,为今后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3、制定政策,培植龙头。在当前优质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优质不优价的前提下,尽快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力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积极性、主动性。

4、依法监管,优化市场。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要经常开展农产品、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添加剂、抗生素等要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确保农产品安全。尽快建立以速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机构,配备速测设备,安排专职人员,加强对上市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及有害物质的速测监督,把好生产基地和市场两个关口。

(作者单位:157300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