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

侯梦楼

侯梦楼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东院中医骨科保定071000)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在于心理生理护理和病情观察。加强锻炼和腰围保护。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锻炼;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03-01

腰椎间盘突出症也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而引起腰痛,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20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尤以20~45岁的青壮年多见,病因多为不同程度的外伤及长期的体力劳动。一般多采取腰椎牵引、骶管注射、中药口服、理疗等非手术治疗,对诊断明确、症状严重、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有马尾神经受压症者多采取手术治疗。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53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抽取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的1例,31~40岁者24例,41岁~50岁者13例,60岁以上者2例。住院天数最多39天,最少的24天。中央型11例,侧突型39例。34例以腰痛、臀部及下肢放射痛为主,16例以腰部及骶尾部疼痛为主。均采取硬膜外麻醉下,行推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给予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2护理

2.1术后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手术后会出现伤口疼痛、不能以正常姿势大便,对病情不了解等方面,都会使患者产生情绪紧张、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反应。为此,护士要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及时沟通,用温柔的语言与和蔼的服务态度,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病情上的合理解释,可利用同类型恢复期病人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和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1.2体位护理:患者手术完毕后回到病房,应去枕平卧6小时,以帮助压迫止血。6小时后可协助患者翻身,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4小时翻身一次,主要以平卧与侧卧为主。要注意正确的翻身方法,保持肩和臀部同时翻动,防止脊柱扭转,屈曲造成伤口裂开等而增加病人痛苦。如患者因疼痛不合作,必须及时讲明翻身目的,让其积极配合,3天后可自行翻身。

2.1.2观察病情:术后6小时内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必要时及时更换敷料,如术后3天体温仍升高且腹痛,呈阵发性抽搐样疼痛,翻身时加剧,说明有感染发生,及时报告医生。观察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如挤压引流管,管内引流液不随之上下波动或引流器内无液体引出,说明引流管不畅,应及时处理。

2.1.3观察下肢:严密注意下肢感觉、运动变化,因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是在神经根附近摘除破坏的纤维及突出的核髓,术后观察下肢感觉、运动的变化,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如3天内发现患者疼痛加重,双下肢不能活动,感觉消失,应立即报告医生,检查清楚。

2.1.4大小便护理:术后卧床休息会导致胃肠活动减弱,易引起便秘和腹胀,应当指导患者食用含粗纤维较多,营养丰富并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刺激胃肠蠕动,防止大便秘结。临厕怒挣而使腹压升高,加重伤口疼痛出血,易撕裂伤口。应采取沿结肠走向按摩方式促进排便。留置导尿患者,应每日消毒尿道口,擦拭尿道分泌物,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2.2术后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早期进行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对手术效果能起到巩固、恢复的效用。一般以患者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短到长。锻炼应以患者不感到疲惫、腰部不很疼痛为宜。

2.2.1早期活动:手术后第二天,可协助患者做直腿抬高,幅度可从30°开始,逐日增加。第3天应鼓励患者主动进行直腿抬高和双下肢蹬腿锻炼,协助患者屈膝屈髋等被动活动。每日锻炼时间酌情掌握,逐步递增,避免手术后神经根及硬脊膜黏连。

2.2.2功能锻炼:手术后一周,应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即开始做五点式锻炼,可以加强腰腹肌的力量,保持腰椎生理前凸,增加腰椎稳定性。待腰肌较有力时,病人一般情况量好后行四点式或三点式,最后行飞燕式锻炼。具体为:(1)五点式:以头、两手肘关节及两脚后跟为支撑点靠腰背肌肉的力量使腰背离床挺起。(2)四点式:以两肘关节及脚后跟为支点,使腰背离床挺起。(3)三点式:以头及两脚后跟为支点,两手放于胸前,使腰背离床挺起。(4)飞燕式:病人仰卧,头、双手、肩、双脚及身体往后仰,使胸部与床接触,形成飞燕。

2.3健康指导:手术后4周,患者可以起床活动,带腰围保护腰部,慢慢行走,但半年之内避免腰部突然受力,不要搬运重物,不宜做弯腰负重活动。应坚持半年以上的腰背肌锻炼,保持腰部良好状态。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便秘等原因引起的腹压增加,诱发或加重疼痛。饮食起居规律,注意腰腿避寒。坐时腰部应贴紧椅背,站立时勿弯腰拱背,保持正常腰椎前凸。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体位或长期重复一种单调工作时,要注意定时改变姿势和体位,作简单的放松运动,以缓解对腰椎间盘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坐姿体位。立姿行走时,脊柱保持直立,向前挺胸。用膝、髋关节弯曲下蹲,腰背伸直拾取地上的物品。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首选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是解除病痛的唯一途径。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伤口引流情况及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及时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术后功能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极为重要。由于手术过程中容易发生硬膜及神经根周围黏连,因此手术只是完成了前期治疗,后期的重点则是如何预防硬膜外及神经根黏连或减轻黏连程度,增强腰背肌、腹肌肌力,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防止腰椎间盘再突出。

作者简介:侯梦楼(1981.11-),女,大专,天津人,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东院中医骨科护士,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