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1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观察

朱志强

朱志强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医院571700)

【摘要】目的:观察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损伤的程度、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28例患者,治愈27例、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应早期诊断,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抗感染,支持营养疗效是肯定的。

【关键词】闭合性;十二指肠;腹膜刺激征

【中图分类号】R656.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089-01

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28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6~55岁,受伤原因:车祸20例、上腹部撞击伤8例;损伤部位:球部损伤2例、降部损伤16例(其中十二指肠壁血肿4例)、横部损伤6例、升部损伤4例。

1.2术前诊断明确18例,4例为十二指肠壁内血肿,其余14例主要诊断依据为:有明显腹膜炎体征,腹腔穿刺抽出胆汁性液8例,其中6例腹部X线片显示隔下有游离气体。口服水溶性造影剂发现十二指肠破裂处2例,2例行CT检查发现腹膜后十二指肠周围有积液积气,余10例均行手术探查。

1.3手术方式及效果:根据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程度和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对4例破口小,受伤在12小时内的病人,行单线纯修补术,并将胃管插入十二指肠缝合处。有10例破口小,但病程长,破口周围炎性反应较重的病人,行修补后加十二指肠造口术。4例十二指肠降部损伤且肠壁缺损者,行带蒂空肠全层瓣膜转位修补并行空肠上段逆行造口十二指肠减压术。4例十二指肠横部和升部破裂,且肠壁缺损较大并超过2/3周径者,行近端十二指肠与空肠端一端肠合,并行空肠上段逆行造口十二指肠减压术。1例十二指肠损伤较重且合并胰腺损伤者,行修补后十二指肠憩室化,术后第5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本组27例痊愈,1例死亡。

2讨论

2.1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临床不常见,漏诊率高达25%~30%。本组28例中术前明确诊断18例,笔者体会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上腹部损伤时要想到有十二指肠损伤的可能性,早期症状不明显的病人,会逐渐出现腹膜刺激征,故反复检查腹部体征并前后对比有较大意义。十二指肠球部破裂和其它部位破裂合并横结肠系膜破裂的病例,十二指肠液和气体可进入腹腔,此时腹部穿刺抽出胆汁液体和腹部X线片显示隔下游离气体,对上腹部伤后出现腹痛,腰背部放射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带血性,右上腹部有明显深压痛者,高度可疑十二指肠损伤,给予口服水溶性造影剂可发现十二指肠破裂处,给予CT检查可见腹膜后十二指肠周围积液积气,在术中探查发现位于横结肠系膜右侧或十二指肠周围有血肿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对横结肠系膜右侧或小肠系膜根部有胆汁染色和捻发感时,则十二指肠损伤可诊断,术中行kocher切口,并松弛屈氏韧带,以探查十二指肠全部,防止漏诊。

2.2治疗:术式选择:依据十二指肠损伤的部位,裂口大小,受伤后距手术时间的长短,腹腔污染情况决定。对小的伤口,边缘血运好,时间较短者,仅行单纯修补,同时将胃管插入十二指肠修补处即可。对破口小,病程长,破口周围污染严重者,行修补加十二指肠造口术,对十二指肠降部损伤,破口大,十二指肠壁有缺损且缝合有张力者,可用带血管蒂空肠全层瓣膜转位修补加空肠上段逆行造口十二指肠减压术,对较重的十二指肠损伤合并胰腺损伤者行修补后加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本组对2例十二指肠横部破口超过2/3周径的病人,行远端部分十二指肠切除,结肠后十二指肠下曲与空肠端一端肠合术,并行空肠上段逆行造口十二指肠减压术,2例十二指肠升部断离伤者,行近端十二指肠与空肠端一端吻合术加空肠上段逆行造口十二指肠减压术。选择上述术式达到创缘血运好,缝合无张力,十二指肠减压较充分的目的,有效地预防了十二指肠漏的发生。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多合并胰腺或其它脏器损伤,且病情重,要求我们做到早期诊断和选择快速、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要给予禁食,插胃管,应用抗生素防感染,早期应用静脉营养药物,保证十二指肠破裂处愈合,预防发生并发症。

作者简介:朱志强(1966.8-),男,1966年8月出生,海南省儋州市人,外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