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讨论

张旭

(贵州省绥阳县温泉中学贵州绥阳563315)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式下,课堂上的讨论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怎样在政治课中进行讨论,以此来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

改革中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讨论课题;讨论方向;讨论准备;讨论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3-0129-01

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以求得解决问题和深化认识的一种方法。课堂讨论是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拟定讨论题目,从不同侧面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对政治观点、原理的理解、认知、探索和创新,同时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应该是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讨论题目

讨论题目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讨论的质量,所以设计好讨论题目是确保讨论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设计讨论题目呢?

首先要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其次要抓住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选择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难以理解和容易混淆的问题作为讨论题目。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所有学生参与课堂讨论。3、题目应难易适度。课堂讨论是一个引发学生思维、探索的过程,如果所设计的题目浅而俗,缺乏讨论的价值,就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调动不起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如果设计的题目过分高而深,脱离学生的实际,就会使他们望而生畏,无从下手,同样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讨论时既要注意量力性,又要注意适当的难度性,使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学到东西。

二、教师要把握讨论的方向

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讨论方式一般有小组式讨论、全班式的讨论、专题式讨论、和讲议式讨论四种。(但这些都不是完全的划分标准。)究竟选择哪种方式,要依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所要解决问题的难易,讨论的时间和场所条件,教学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等来确定。

三、做好讨论的准备

(一)教师准备。课堂讨论是通过教师命题来引导学生认识、探索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思考能力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还要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写出详细的教案,我们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控制讨论的进程,及时启发学生把讨论引向深入。到讨论达到高潮,问题逐步明朗时,要及时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二)学生准备。讨论的主体是学生,已应该做到:课前要通过审题了解讨论题目的中心内容与具体要求,查找资料和钻研的基础上写出发言提纲,对知识的逻辑性结构心中有数,提高发言的质量。

四、讨论课的原则

课堂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怎样才能运用这种方式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是有原则可循的,

(一)遵循讨论的原则,可分为四种

1.目的性原则。课堂讨论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通过讨论要突出什么重点,解决哪些难点,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提高哪些能力等等。不仅我们要在事前通过对教材和学生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周密的分析达到了如指掌,而且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齐心攻关。此外,只有讨论的目的明确了,才能设计出好的命题并正确地选择讨论方式。因此,讨论的目的性原则是首先必须遵循的。

2.启发性原则。从问题的提出到讨论的全过程中,教师都必须注意启发。首先讨论题目要具有启发性,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其次,当讨论开展起来之后,我们要细心听取各种见解、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和“导”,让学生“探幽索隐”,自己去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切不可包办代替,硬性地使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预先设计好的轨道,或者过早地得出结论。那样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

3.层次性原则。教师可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核心问题,而核心问题又往往有若干个联系密切的小问题构成。这些小问题犹如一串锁链,环环紧扣。在设计讨论题时,一方面要弄清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学生的思维规律,做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高的层次,逼近核心问题。防止所提的问题之间联系不紧或者跨度过大,脱离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不利于讨论的进行和问题的解决。

4.民主性原则。课堂讨论要充分发扬民主,造成浓厚的民主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要真正发扬民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提倡人人参与,特别不要冷落了中差生。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题目不只是考虑少数尖子学生,还要照顾到中差生的实际和特点,使他们面对题目有言可发。其次,教师要热诚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勇于向老师质疑诘难。再次,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提倡不同意见之间的争鸣,教师不要求全责备,不要急于表态。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能力。第四,教师要作风民主、平等对待学生,态度和蔼可亲,以普通的一员的身份参加讨论,在讨论中以理服人,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环境。只要在讨论中真正发扬民主,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益。

(二)选择讨论的原则

第一,要从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教材内容要具有可讨论性,结论应该是多样的,在学生中有不同的但存在主体性的观点认识,内容是开放性比较强的。

第二,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分析自己学生的特点、个性、能力等,在学生知识水平、经验认识的基础上确定方法。保证学生对参与讨论问题的兴趣,对问题有言可发,有事可议,内心有表达的需求愿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教师能恰当、适时地运用好“讨论式”教学法,真正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地搞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