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1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

赵颖

“诚信”是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孔子曾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又说:“信则人任焉”。这一论述,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诚信原则在会计行业中更显得尤为重要,正像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的那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

会计诚信包括: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行为。2、强烈的敬业心和职业荣辱观。3、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质量。4、精湛的会计技术和熟练的会计技能。5、有强烈的守法意识、政策水平和制度观念。

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比较普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突出问题,使会计的公信力受到严峻的挑战,对会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不利的影响。2002年,财政部对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上述不实的报告严重影响了会计职业的社会信誉,不仅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而且打击了投资者、社会公众的信心,干扰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以诚信为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一要靠人,二要靠法规制度,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会计是要人来做的,只有诚信的人,才能使会计诚信恢复;但没有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保障,会计诚信也就成了空话。笔者认为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诚信意识,使会计人员在思想上不愿造假

强化诚信教育,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注册会计师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并在继续教育中突出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同时,对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接触会计专业知识时就要开始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并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诚信观念。

2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在管理机制上不能造假

会计委派制是中纪委提出,财政部积极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它有两项基本职能:一是预防腐败,二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从近些年实践看,会计委派制有较强的生命力,它通过改革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选拔优秀会计人才,实行不同形式的委派形式,有效地解决了会计人员的平等意识、独立人格、虔诚态度和责任能力,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可。

3加大《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力度,使单位面对严格的处罚而不敢造假

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在执法监督上的监管力度,既要做好自查自纠,更要构建和强化外部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造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行为,加重“犯错成本”,分别情形轻重处以行政、经济和刑事处罚。通过整顿会计秩序,强化会计监管来提高会计诚信。

4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单位在内部管理中不易造假

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最直接的措施。

自上个世纪以来,潘序伦先生就在中国会计界最早倡导了诚信理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已深深植根于会计执业界人士的心中,成为忠诚敬业的座右铭。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思想将会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