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师生互动实现有效教学

/ 2

注重师生互动实现有效教学

蔡久清(扬州市邗江区新坝中学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发展。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活动的互动,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2-0088-02

一、师生互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一)师生互动是学生语文探究活动过程中必然步骤。新课程语文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师生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动力的必然要求。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学习激情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有所感感悟,有所收获。

(三)师生互动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师生互动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指引点拨下,一方面,可以进行积极地思考,促进自身语文思维的有效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更易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师生互动交流氛围。

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是平等的。“师生互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被动接受的尴尬境地,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互动发展的情形,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这种以环境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自我满足,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

例如,笔者在讲解《出师表》时,就通过倾听《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来渲染环境背景,并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三顾茅庐”的片段,让学生思考:(1)诸葛亮忠心耿耿的原因是什么?(2)诸葛亮为何要给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等三条建议?(3)诸葛亮的忠心对你有何启发?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学生能够深切的感知“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为之动容,就是对国家的不忠”的道理。

(二)构建师生积极参与对话交流的合作平台。

师生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对话交流”之中,该种交流主要有以下特点:(1)活动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教师的引导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学习发展的需要;(3)课堂对话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例如,在《老人与海》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老人的光辉形象和作者所表现“硬汉”的思想内涵。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1)老人为何不放松与鲨鱼的搏斗?(2)在搏斗的过程中,又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品质?(3)作者最后的一句话具有怎样的深刻含义?教学中通过引发话题,参与学生的开放式研究,能够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三)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推进师生互动生成。

新课程语文教学倡导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笔者以为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具有以下的优势:(1)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2)激活学生学习的激情,鼓励学生在激励性的评价中不断成长;(3)为师生的语文互动交流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教师可运用此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在学习“望父买橘”后的感受。教师可让学生说出在阅读该文片段后的真实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阐述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作出评价,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氛围。

三、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注意点

(一)注意发挥双主动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或解疑释惑,或明辨是非,应体现学生挑战教师,教师激活学生的特点。

(二)注意体现双主导效应。互动式教学充分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指导作用的双层互动模式,促进有效性的生成。

(三)注意探寻互动双方的“聚焦点”。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眼中有学生,在与学生交流中形成心灵的撞击与融合,以求同存异。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积极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磨练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参考文献】

[1]宣迪淼.如何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平台[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3).

[2]赵嫚莉.试析师生互动的形式化——对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观察与反思[J],学科教育,2004(9).

[3]郭健敏.论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