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的特色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3

浅谈英语的特色渗透

李奉

重庆市高新区育才学校李奉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世界已进入中国,中国已走向世界。在国际交往中,英语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的重要性已被社会和广大家长认可。但目前在部分学校,英语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在汉语的环境下学中国式的英语,老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教者觉得吃力,学者觉得无趣。如何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将来成为“国际人”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中采用特色方法对英语的渗透。

一、精心打造英语第一课堂,渗透英语文化知识

第一课堂就是在教室进行的以教和学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严谨郑重的科学,而且是一门历久弥新的艺术。教学作为一种职业可以应付,但是作为事业就需要进行不懈的追求,而作为艺术特色就更要全身心地投入。

独特的开场白——变化问候方式显特色

每堂课的开始往往是学生最倦怠的时候,他们还处在“没来得及轻松又要上课”的纠结中。有句英语谚语说“Wellbegunishalfdone”,精彩的开场白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师生问候是英语课堂的开场白,如果每节课都用“Goodmorning/afternoon,class”来问候同学,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老师的声音大于全班同学声音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学生问好。

(1)改变称呼的常规问候:Goodmorning/afternoon,mydearfriends/comrades/ladiesandgentlemen/sistersandbrothers/daughtersandsons…

(2)根据实际情况问候:Whatdayisittoday?What’sthedatetoday?What’stheweatherliketoday?Howisyourfamily?Howisourclass?Whatareyougoingtodowhenyougrowup…,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口语的练习和知识的巩固。

(3)根据上课的内容问候。如上迪斯尼乐园这一课时,老师走进教室就说:“Howareyou,MickeyMouseandDonaldDuck”,学生们马上反应过来,“I’mfine.Howareyou,SnowWhite/SleepingBeauty/Cinderella…”,各种各样的回答响彻云霄,学生用高昂的热情上完了这节不太好上的英语课。

(4)根据学生表现问候:Hello,Mistakes/Carelessness/MyGod/MissandMr.Known…

老师根据不同的情况,把握好课堂的开场白,既互相问候,联络了感情,又达到复习知识、活跃气氛的效果。

2.新颖的课堂——品味艺术显特色

初中老师必须有标准的发音、优美的语调、良好的口语水平、丰富的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以及过硬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起到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做到这些,仅仅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还不够,老师要用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最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用艺术的方法巧妙地让学生获得所需要的英语知识。

(1)用好无声的语言——体态语

英语课堂上的老师可以是活泼可爱的朋友,可以是循循善诱的兄长,可以是和蔼可亲的大姐姐,别让学生看到为人师表、正襟危坐板着面孔的严师,而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温馨育人”成为一种特色。老师端庄的仪表,温和的表情,一个温暖的转身,一个潇洒的手势,一个默契的握手,一个真诚的大拇指,一个善意的眼神提醒,这些赏心悦目的无声的语言,对师生双方沟通感情、交流信息、增进了解、缩短距离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尽可能使用全英语教学

走进一些英语课堂,存在老师用汉语教英语的现象,结果学生学成了“哑巴英语”,会做题,能考试,但不敢开口,这违背了英语是一种交际语言的事实,失去了交际功能。这就要求英语老师要努力提高口语水平,多听标准英语(BBC,VOA),纠正不规范发音,成为学生真正的榜样,把用英语教学打造成学校的特色。例如,一位中年老师坚持全用英语教学,他还告诉同学们,如果发现他在课堂上讲了汉语,就帮同学们做扫除作为惩罚,让学生监督他。这不仅对他本身是一种提高,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除了老师自身注意用英语教学外,学校也要加以督促,比如在教学日志上加入“使用英语”一项的评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把使用英语的情况和奖惩相结合,给老师搭建多说英语的平台。

(3)营造活跃的英语课堂气氛

教学活动,就是有“活”有“动”,就是开放的、有序的、活而不乱的动态系统。课堂上最怕“鸦雀无声”,鸦雀无声的背后是“哑巴”英语,会造成学生对英语的望而却步。如何创设英语氛围,营造英语语境,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呢?通常是要先用设疑激趣,以趣生情——以趣激思,以思引深——以知促趣,知趣交融的“三部曲”,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需要可安排一些小游戏,唱些简单的英语歌曲,进行一些比赛来巩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同学们机会大胆说英语,使英语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让大多数同学敢说、会说,而且争着说、抢着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充满活力。

例如,教单词的时候,可玩“碰地雷”的游戏:在一个单词的下面设一个地雷,这个词是不能读的,如果学生不小心跟读,就是踩到雷了。大家一起数onetwothree,bomb,向他砸过去,既有趣,气氛也好,学生在玩中也学得扎实!现在进行时态中的be动词最容易忘掉,如果哪个同学一不小心给忘了,就让他在教室里单腿跳一圈,还边说“我不掉be动词了”。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大家都记住了,这比老师千万次的重复好多了。

听歌曲也是同学们喜爱的活动。英语歌曲不仅能陶冶情操,增强语感,更学习了语言知识。如学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时,可教学生唱“Ifyouarehappy”;讲befrom时,教他们唱“Whereareyoufrom?”等等,学生们记忆歌曲比枯燥的语言知识容易,也更加有趣。

有时候也可用“Let’schant”的活动或者读一些小韵文。如学了四季的单词后,就可以“Winter,spring,summer,fall.I’mshortandI’mtall.Faster,faster,upanddown.Nowsitdownandtouchtheground”简短的韵文结束。

3.开放的作业——减少束缚显特色

作业是学生自我展现的天空,是英语课堂教学任务之外的有效延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事倍功半的作用。英语老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在布置作业时,要尽量使英语作业生活化,改变抄单词、抄课文、做很多重复练习题的单调形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例如,学习Christmas之前,老师可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圣诞节的资料,学完后鼓励学生做圣诞卡、唱圣诞歌、给圣诞老人写信、设计圣诞晚会的海报,并在圣诞节这天举行圣诞晚会。通过几次这样“轻松”的作业,这一单元的知识学生都用上了,自然就掌握了。笔者在教学“职业”这一单元后,让学生去调查名人和他们家人的职业,并进行汇报,结果用了整整一节课才算平息“我要来”的激烈呼声,并且用的词汇远远超出了课堂上教给他们的。

二、努力开拓英语第二课堂,渗透英语的交际功能

英语第二课堂就是与英语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课外英语活动。它是英语学习的另一种形式,也是对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学生只在课堂上每周学几个小时英语,而在课外没有接触英语的机会,没有进行英语实践和练习,知识就难以巩固。英语新课程标准也要求英语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才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英语角

可以在学校文化氛围较浓的连廊花架处设立“英语角”的活动场所,在醒目的位置竖立“WelcometoOurEnglishCorner”,学生可以在英语角大声背诵课文里的小诗、绕口令、儿歌和他们喜欢的课文;唱一唱英语歌曲,鼓励同学之间互相教唱;组织一些有趣的辩论赛。英语角活动使学生在运用中不知不觉地获得英语知识和技能,口语交际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2.英语广播和墙报

英语广播可以先在各班征稿,专人负责编辑,招聘英语口语好的学生播音,每周两次,定期更换英语墙报。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英语水平的舞台,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

3.英语表演

学生可以表演课本剧、名家名剧,也可以自己编写剧本来表演。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台词、表情、动作、服装、道具、舞台背景、灯光等,同时他们的能力也得到全面的锻炼。

4.收集并制作英语广告

鼓励学生收集印象最深的英语广告,并制成英语卡片或剪贴装订成图文相应的画册,定期举办英文广告集萃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制作自己喜欢的英语广告。

5.网上英语阅读

因特网是获取信息的最大来源地,学生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增加阅读量,拓展视野,可以有效地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目前,阅读网上英文材料正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网上阅读越来越显出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后,笔者从网上下载了有关的英文报道和图片,发给学生课外阅读,他们的阅读兴趣大增,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改变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局面。

英语第二课堂还可以采取英语朗诵、讲故事、唱歌、演讲和英语沙龙等形式,这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三、积极发展英语第三课堂,渗透英语的社会功能

第三课堂是指学校的英语育人氛围和社会教育资源的运用。教师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精心设计和布置校园,使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学校的门牌、标语、宣传画、广告、提醒警示,简单的用英语写,难的用双语写;学校的广播要播一些学生们喜欢的英语歌曲、英语故事、英语笑话;鼓励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用英语交流,让学生时时处处都可以感受英语的氛围,直接或间接地学英语。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去感受英语、学英语。利用社会实践日,英语老师可组织学生去看全英文电影,安排外籍老师和他们交流,参观国外的影展,搜集不同于东方文化的西方文化等等,彰显英语的社会功能。

学校特色要融入到整体文化之中,真正的特色是让人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的内外统一的一种文化。英语老师要把握好三个课堂,做到从环境到课程,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堂到活动,都彰显英语的特色,这样,学生的成长才有肥沃的土壤,学校的英语特色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