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分析

胡琪川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途径

引言:

在我国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诸多高校必须着重关注的现实性问题。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导致了现阶段的大学生往往都属于独生子女这一行列,学生们身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而在辅导员进行集体管理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极大的难度,这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而言是巨大的挑战。新时期,开展辅导员工作的老师们必须不断完善自我素质,提升个人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方式,不断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一、提升高校辅导素质能力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高校的辅导员工作是每一所学校的基础性环节,辅导员是与学生们接触最多的老师,需要组织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活动,需要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等等,高校辅导员不仅仅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这项工作的中间桥梁,同时,也是学生们生活和学习的基层领导者,对于学生们顺利完成高校生活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我国诸多高校的辅导员工作在现阶段产生了一些难题和挑战,而不同能力和不同素质的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已经成为了当前很多高校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这对于高校辅导员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完善发展而言十分有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更好地为学生们提供服务,有利于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二、提高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

针对我国各地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这一重要的现实性问题,笔者对此提出了几点个人的思考与建议,希望能够在探究如何提升我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这个现实性问题上提供一定的借鉴,具体如下:

(一)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层次

通过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层次来有效地保证各个高校的辅导员具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的工作能力,这对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而言十分关键。因此,各地区的高校在招聘环节便需要制定严格的要求,不断完善招聘准入机制,对于德才兼备、认真负责、思想觉悟高、专业本领过硬的优秀人才,可以采取优先录用的制度。同时,要严格地考核辅导员的学历,通过辅导员这一岗位的招聘和录用来体现整个学校的人才任用模式,只有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层次得到了提升,方可在具体的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更具专业性,从而为学生们个人素质的提升和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二)完善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在我国当前的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相关的高校必须严格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本校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并不断完善已有的考核机制,采取更具科学性和专业性的方法,不断促进人才考核机制的完善和健全。尤其是针对辅导员队伍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这项工作,需要严格落实考核机制,不断强化辅导员岗位的职能建设和人才储备,可以定期组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培训,比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如何开展、如何处理学生请假问题、辅导员理论素质、辅导员业务水平提升等具体内容,由此来促进高校的辅导员队伍能够更加优秀。并且,不仅仅需要完善考核机制,更重要的是考核机制的执行和落实,如何能够在展开工作的具体过程中将这一机制真正落实下去,才是全面提升我国高校辅导员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考核是一种约束,同时,也能在极大程度上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转型和完善,由此来促进我国高校基层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

通过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辅导员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性提升。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十分普及,学生们的素质可谓参差不齐,因而,高校的辅导员在开展具体工作中需要面对不同性格、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素质的学生,辅导员们只有具备了专业的水平,方可在具体开展工作时找到最合适的、最有针对性的方法,从而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新政策,不断借鉴其他同事的工作方式,不断思考和总结自己工作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工作的专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在上述文章当中主要围绕着我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这一问题展开了具体的分析和详细的探讨,并针对提升高校辅导素质能力的原因、提高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进一步凸显了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工作挑战。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在新时期若想更加顺利地展开高校辅导员工作,则需要辅导员们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从而在解决学生们出现的各类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同时,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杰,吴若旻.浅谈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的途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58-160.

[2]张杰.基于和谐校园文化视阙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113-115.

3]林立芹,张丽云,臧彦省.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18):137.

作者简介:胡琪川,女,1990.09,籍贯:江苏沭阳,讲师,研究方向:护理学,工作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