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李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李琦

李琦

齐齐哈尔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得到提升,科技得以进步,社会得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一个新生产业——电子信息工程产业应运而生,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飞速发展。本文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的视角,对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引起更多业界人士对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发展的持续关注和思考,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不断适应新的时代潮流,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现如今,信息化和现代化成为当下的两大热点词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并潜移默化地占据了我们的每一寸生产、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不仅使得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更加便捷,更是有效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成为我们的好帮手。针对这种现状,电子信息工程抓住时机,获得飞速发展。本文从现代化技术的角度出发,对电子信息工程进行深入探讨,首先简单介绍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含义,然后分析了电子信息的主要特征,接着对电子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具体的保障措施。本文希望能够使更多人了解到电子信息工程,为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推动电子信息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获得新的发展和进步。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含义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它是通过使用网络等现代的信息技术达到对电子信息的控制及处理的一种科学。电子信息工程主要是用来研究信息的获得与处理,以及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相关设计、开发与应用、集成等。现阶段社会上的各种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知识的学习以及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我们研发新产品为经济发展增值的进程。而电子信息产业则是由电子信息工程带动的一种新兴产业,这种产业主要以经营电子产品及信息产品为主。就目前来看,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业务融合状态以及产业链分化与整合的趋势都日益明显,这种产业作为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带动力量,其行业的发展壮大,以及行业界限的消泯,都急需我们对其行业管理模式进行一定地探索与创新。

二、电子信息的主要特征

电子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不灭性。电子信息不像其他事物一样可以独立存在于社会上,但是由于电子信息对借助载体的依附,电子信息可以摆脱生老病死和此消彼长的自然规律,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永恒不灭。第二,可传递性。电子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不断从一个载体中传递到另一个载体中,这一过程我们通常称之为通信。电子信息根据一定的信道或媒介进行储存和传递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电子信息的可传递性。第三,可处理性。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可以在电子计算机或其他载体上对电子信息进行处理,这一处理包括提取、整合、分析、加工、利用等,使电子信息为我们所用。第四,共享性。电子信息的共享性是它的最大特征与优势,电子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进行高速度高效率的传递,通过电子信息的传递,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目标信息,这一过程,就是电子信息的共享过程。另外,由于电子信息可以在网路上大量共享,且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因此,我们在搜索下载所需信息时,要分辨信息的真伪,以免浪费时间成本。

三、电子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电子信息的输入、输出、传输、存贮和加工处理等部分组成,这一系统可以有效整合优化各项信息资源,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为人们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帮助。

1、数据收集和输入:将分散在各处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并记录下来,整理成信息要求的格式和形式。当数据录入到一定的介质上后,即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去以便处理。

2、数据存贮:管理信息数据通常是大批量的数据,需要一次存贮多次使用,因此整理后输入的大量数据一定要妥为保存,通常内外存贮器双备份存贮。当需要时可从内存或外存中调出,进行必要的更新,更新后的数据要即时存贮。

3、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通常以计算机为中心,通过通信线路或设备将信息数据从信源传至信宿,或从这一端传到另一端远程传输要通过通信网络,恒量数据传输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传输速度和误码率。还有一种利用磁盘存贮人工传输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传输速度较慢,但可大容量无误码地一次性传输。

4、数据处理:输入的信息数据要求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计算机对信息数据的处理主要有数据的分类、排序、合并、存取、查询、计算等;以及对于一些经济管理模型的仿真、优化处理等,以形成必要的判断、推理和决策。

5、数据输出:对于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应根据不同的需要以不同形式或规格进行输出,有的可直接供人阅读,如文字、报表、图形等,有的则提供给上位机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四、电子信息工程发展采取的保障措施

1、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制定前瞻性、可操作的产业政策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的范围极广,需要各级政府在认识上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和协调职能,吸引人才、引导投入;在政策上既要放宽管制,给与优惠,也应该引入和培育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实施有效的战略,迅速改变产业落后的现状

重点实施跨越战略、品牌战略和大公司战略。其中跨越战略主要解决标准的制定、引导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和实施人才战略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品牌战略要鼓励支持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增大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大公司战略即协助大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形成一批名牌企业。

3、技术上、制度上、市场上的融合

电子信息工程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在技术上、制度上和市场上进行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制度健全规范市场秩序,市场需求确定技术方向,技术进步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不断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信息产业要想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获得持续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就需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加大科技投入,使信息技术不断得到现代化发展。具体说来,本文认为电子信息工程要想获得深层次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实施几点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制定前瞻性、可操作的产业政策;实施有效的战略,迅速改变产业落后的现状;在技术上、制度上、市场上进行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等。总而言之,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项在我国起步较晚的新兴产业,需要在政府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不断进行现代化提升,进而对其他行业产生积极影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志斌.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16,8(08):50-51.

[2]李承昊,杨冠宇,唐朔.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通讯世界,2016(05):13-14.

[3]徐慧敏.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