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质指数增加与不良母婴结局的关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质指数增加与不良母婴结局的关系探讨

郑璐1张敬旭2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系北京100191

摘要: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质指数增加与不良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围产保健手册和产科病历记录,对北京2所医院2013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分娩的1092名孕产妇进行调查,计算孕前体质指数(BMI)和孕期体质指数增加值,分析与母婴结局的关系。结果孕前超重肥胖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早产、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孕前消瘦组和正常组(P<0.01)。孕期BMI增加≥6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巨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孕期BMI增加<6的产妇,而早产的发生率低于孕期BMI增加<6的产妇(P<0.01)。结论孕前体质指数过高及孕期增重过多,均可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风险。

关键词:体质指数;体质指数增加;母婴结局

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简称体重指数或体质指数,为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和健康情况的一个标准。孕妇不适的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既影响自身健康,如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等的发生,也对后代健康产生威胁,比如引起早产儿或巨大儿,还可能与后代成年期心血管病、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的发生有关。本研究对北京2所医院1092名孕产妇的围产期资料进行调查,探讨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加与不良母婴结局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在北京2所医院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1092名健康足月单胎孕产妇及其健康新生儿。孕妇均于妊娠13周前建立围产保健手册,知情同意并自愿接受本调查研究。排除标准:孕妇心肝肾等内科严重疾病和免疫系统、代谢性疾病,精神障碍,未规范按时产检,双胎或多胎妊娠,流产、引产等未能顺利产下健康胎儿者。

1.2方法

通过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结合围产保健手册和产科病历资料。孕前体重指孕妇本次怀孕前1年的平时体重,根据孕妇回忆所得;孕期增重为孕妇分娩前1周内的体重测量值与孕前体重的差值。根据公式BMI=体重(kg)/身高2(m2),计算孕前BMI和孕期BMI增加值。新生儿出生体重为分娩后1小时内体重测量值。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将所有调查孕妇按孕前BMI划分为三组:BMI<18.5为消瘦组;18.5≤BMI<24为体重正常组;BMI≥24为超重肥胖组。参考相关文献[1],将所有孕妇按孕期BMI增加程度重新分为两组,孕期BMI增加<6组和孕期BMI增加≥6组。

1.3统计学处理

所需资料经整理、审核后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录入和逻辑检错,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描述

母亲年龄16~44岁,平均(28.7±4.7)岁,孕龄28~42周,平均(38.7±1.4)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3.3±0.4)kg。

2.2不同孕前BMI与母婴结局的关系

孕前超重肥胖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早产、巨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消瘦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孕妇体重作为反映孕妇营养状况和检测胎儿发育状况的指标在妊娠期保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女孕前肥胖不断增加,孕期增重也大幅增长,导致孕妇出现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增多。孕前BMI指数超标及孕期BMI增加过多所引起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加适宜的孕妇,对母婴健康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威胁[2]。

本研究显示,超重肥胖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均高于消瘦组及正常组,孕期增重过高组产妇发生此三种妊娠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增多,与以往文献报道一致[3-4]。妊娠期胰岛代谢活跃,出现了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以及相对胰岛素抵抗特征的代谢三联征,而这种代谢三联征在肥胖超重的妇女中尤为明显,容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5]。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BMI增加过多的孕妇往往存在内分泌代谢失衡,血脂代谢紊乱,引起胎盘血管的粥样硬化,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另外,孕前BMI过高的孕妇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孕前BMI过低和适宜的孕妇。因此,对孕前BMI超标及孕期BMI增加过多的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指导,营养均衡,适宜运动,增重合理,有利于确保母婴健康。

众多研究表明[6-9],孕前BMI与发生巨大儿的关系密切相关。孕妇肥胖在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0]。孕期BMI过度增加导致供给胎儿的营养过多,随着孕期过度增重,巨大儿发生率随之增高[11]。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巨大儿不仅增加产妇和产程的风险,而且与1-3岁儿童身高体重和成人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应充分重视孕前超重肥胖与孕期增重过度的问题,在孕期保健中要加强健康教育,监测和合理控制孕期增重,使孕妇孕期的BMI增长范围限制在科学水平,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肖翠华,温庆荣.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1):64-65.

[2]熊英,张燕.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现状[J].天津护理,2013,21(2):166-167.

[3]李淑娟,袁会文,盂君,等.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6,27(1):38-44.

[4]岳保峰.超重/肥胖孕妇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对罹患先兆子痫风险的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9):948-950.

[5]金健.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探讨[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4,5(6):69-70.

[6]徐海耿,毛亚飞,顾雷君,等.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加对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0):18-20.

[7]冒志琴,汪之顼.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5):29-31.

[8]黄婕,陆青贵,欧阳静仪,等.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分娩方式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8):1235-1238.

[9]韩如峰,李桂莲.联合应用超声、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62-64.

[10]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6.

[11]许丽丽,姜戈,张亚旭,等.孕妇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5):765-768.

作者简介:郑璐,(1983-),女,在读硕士研究生,护师;责任作者:张敬旭,女,副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系

1.在读硕士研究生;2.责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