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会计教学方法提升会计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1

改进会计教学方法提升会计教学质量

尉迟文会

尉迟文会河北省承德市围场职教中心06845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教学要适应时代需求,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重点分析了过去会计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改进会计教学的必要性与基本设想。关键词会计教学会计准则教育理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才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招聘×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的告示,让刚刚走出校门的会计学子们倍感无奈。同时,企业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经常抱怨,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企业还需要重新花费时间和资金加以培养。这不禁引起人们深思,是企业急功近利,还是大学的会计教学存在某些问题。

一、传统会计教学的缺陷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会计课程内容上的设置多存在重复现象。如成本会计和治理会计在变动成本法、量本利分析、短期决策分析等方面存在较多重复。而在课程设置上,却完全按照相互独立的两门课程安排,教师之间也缺乏协调沟通。

(二)教学方法单一。在会计教学方法上,目前基本上还是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旧有教学方法,没有科学的应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讨论式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注重会计理论,忽视了理论同会计实务的结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导致学生缺乏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会计教学改进的必要性

(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迫切需要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也日益国际化,且国际化也是其发展的大趋势。相应,会计教学也要面向世界,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类人才。因此,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二)适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而38项具体准则中,还包括了22项新推出的会计准则,并对原有16项会计准则作了相应修改,这极大地丰富了原有的会计准则体系。

三、改进会计教学的基本设想

(一)更新教育理念。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和会计准则不断国际趋同的特点,我们应当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即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经济环境,适应各类企业及非盈利组织需求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不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市场需求的做法。为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学生个人信息档案系统。

(二)优化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

1加大基础课程比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类课程包括哲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历史类课程、法学类课程、文学艺术类课程、军事与体育类课程等。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定分析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表达能力,积累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国际化知识。

2强化学科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通过对经济学类和治理学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与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

(三)改进教学方法。新型的会计教学方法应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参与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课堂的作用在于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共同交流的场所或平台。在课堂教学上,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活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要求在师生双边关系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重点,根据学生及社会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