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加定位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穴位注射加定位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

王学辉

王学辉

(河南省叶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穴位注射加腰部斜扳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注射;定位斜扳手法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349-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椎间盘变性退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邻近组织而发生本病。主要表现为腰疼,下肢放射疼或麻木。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穴位注射加腰部斜扳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对于前来就诊的120例尚无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X线,CT,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其中观察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0岁以下的2例,21~30岁18例,31~40岁29例,41~50岁6例,51~60岁3例,60岁以上2例。发病部位:L4-5突出35例,L5-S1突出24例,L4-5、L5-S1同时突出1例。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其中年龄20岁以下3例,21~30岁19例,31~40岁30例,41~50岁5例,51~60岁2例,60岁以上1例。发病部位L4-5突出32例,L5-S1突出26例,L4-5、L5-S1同时突出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加腰椎定位斜扳手法的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注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2.1穴位注射药物组成:2%利多卡因针4ml,维生素B12针0.5mg,维生素B1针100mg,地塞米松针5mg,共8ml(地塞米松针前三次用,后撤掉,如有糖尿病,严重高血压等不用)。穴选:根据突出部位选取L3-5夹脊穴(双侧)或阿是穴,或检查时触到的呈结节,条索状等阳性反应点。操作:首先使病人取舒适体位,穴位消毒后,用一次性10ml注射器吸药后刺入,提插得气后缓慢注入,每个穴位1~4ml不等,一周两次,三周为一疗程。

1.2.2定位斜扳法[2]患者健侧侧卧于治疗床上,患侧置于胸前并拉住健侧上肢,肩下垫两枕头,使上身抬高。L4-5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侧下肢伸直,自然前后分开约30度,从而使患者处于以L4-5为剪力中心的侧弯挺腰位;L5-S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患侧下肢尽量屈髋屈膝90度以上,膝部伸出床边,抬高上身,使腰部处于以L5-S1为剪力中心的侧屈位,然后术者双手掌压住患侧臀部的上半部,助手固定患者的肩部(两肩连线与床面垂直),此时术者双手压住臀部向下有节奏的加大压力,使患者躯干部旋转逐渐加大。这样扳动约5次。术中可听到脊柱在扳动时的“咯哒”声,表示手法成功。(手法过程中注意术者双手用力果断,瞬间爆发即收)。斜扳手法在穴位注射两次后进行,一周一次,共两次。

2.疗效观察

2.1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相关症状全部消失,阳性体征转阴,不影响活动和工作,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临床相关症状近乎消失,但劳累或天气变化时有轻度不适,不影响日常工作,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临床相关症状减轻或改善,部分阳性体征转阴,但病情不稳定对体力劳动有影响,半年中无复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2.2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见表。

表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6017(28.33)39(65.00)2(3.33)1(1.67)98.33

对照组608(13.33)30(50.00)19(31.67)3(5.00)95.00

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比较X2=4.09,P<0.05,愈显率X2=16.89,P<0.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X2=1.03,P>0.05,总有效率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疼痛科是常见病,研究表明,L4-5,L5-S1活动持重力量占到整个腰椎活动度的95%,是腰椎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并以突出物压迫,刺激神经根为主要的病理基础,其病因与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等有关[1]。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水肿,以达到减压止疼目的。我科采用穴位注射加定位斜扳手法治疗此病已有十余年历史,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总结,发现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满意和稳定的。注射药物中,利多卡因有良好的解痉止疼作用,并可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与周围组织炎性水肿的消退,地塞米松可减轻神经根水肿,减轻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维生素B1、维生素B12直接作用于神经,调节营养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临床中我们选取穴位重用压疼点和夹脊穴,因为压疼点和相应的夹脊穴最接近患处的神经根处,临床效果上看,用药最少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定位斜扳手法通过对偏歪棘突的调整,使扭旋或倾斜脊椎得以纠正,从而使紊乱的脊柱内外平衡得以纠正,扩大了变小的椎间孔,改善了神经根管的容积和局部微循环,松动上下关节突,并使局部的粘连获得松解,最大限度地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压迫,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促进炎症吸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穴位注射加定位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见效快,疗效好,但也要注意病例的选择,有手术适应症一定要手术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1]郭世绂主编.临床骨科解剖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0-64.

[2]郭汝松,林伟锋,田强等.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9,30(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