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炭企业扩大“内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煤炭企业扩大“内需”

张帅

彬县水帘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彬县713500

摘要: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了要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发展,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来把握。在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终结,许多煤炭企业亏损日益严重的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扩大“内需”,在自我需求中刺激消费、消化库存,提升生存空间,实现自我突破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扩大“内需”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持续稳步发展,能源革命的稳步推进,也对煤炭形成了更多的替代,能源需求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煤炭主导、类型单一向多元化、节能环保能源方向发展,其趋势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这推动了煤炭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探索企业内部需求,掌握内部需求变化,进一步释放内需、扩大内需,从而使煤炭企业在健康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推动扩大“内需”

众所周知,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自建国以来,煤炭在我国所有能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与此同时,从我国资源方面的贮藏量和国情及国民经济分析来看,我国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也都会是以煤炭能源为主。因此,煤炭能源是我国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重要元素,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性、近年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以及煤炭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凸显了煤炭企业的种种问题,促使煤炭企业必须通过转型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由“黑”向“绿”产业拐点,促使“高碳时代”向“低碳时代”的过渡。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煤炭企业前100强多数由单一的煤炭开采销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涉及煤炭、物流、化工、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诸多方面。依托于资金以及技术、政策支持,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以煤炭能源为主体,相关配套产业为辅的多元化经济机构得以形成,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初步的市场循环,部分满足了自身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从而为煤炭企业扩大“内需”创造了条件。

二、煤炭企业资金链风险防范需要扩大“内需”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在我国经济宏观调控下,煤炭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人们对资金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现在煤炭行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甚至稍有不慎会引发资金链断裂。而诱发资金链断裂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不外乎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旧的规章制度拖垮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与煤炭的能源地位固化了企业负责人的思想,模糊了企业前进的道路与方向,为了维护个人自身利益,往往是企业做出让步,这就决定了煤炭企业在很长的时间里存在了不与时俱进的规章制度,严重阻碍了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

2、盲目扩张导致企业陷入多元化陷阱。

在经济景气度较高时决策层的好大喜功促使了企业盲目扩张,向陌生的产业领域扩张,这些增量的投资以及新产业的投资回报往往与预期现金流相距甚远,这就给企业资金链带来严重的风险。

3、流动性不足引发风险。

货币市场上现金的紧缺与承兑汇票的大量使用造成煤炭企业承兑比例骤增,进一步减少了企业获得现金的途径。为了获得必要的现金维持企业经营运转,企业不得不在经济上进行不合理的的筹资,进一步加剧招致损失的风险。

4、存货累积、应收款项回收难招致风险。

煤炭市场不景气与多样化投资陷阱造成煤炭及其他存货大量增加,严重占用营运资金,非常容易造成企业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这种效应往往会波及上游原料供应商的资金链,上游企业的应收账款也将很难收回。

5.严峻经济环境的冲击

一方面煤炭市场经济环境整体下行,会对煤炭企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诸如成本增加、筹资渠道变窄、销售困难、应收账款规模加大、收入急剧减少、供应商催要货款等,这些都会对煤炭企业的正常资金流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家的整体金融以及煤炭产业政策的影响,国家货币紧缩会对煤炭企业贷款产生影响,对煤炭产业发展的调整限制会影响煤炭企业的一些业务市场等等,这些也都是影响资金链循环的关键因素。

以上内外因素造成了煤炭企业资金链的风险,在追求外在有利因素,降低外部风险的的同时,如何思考解决自身问题,最大限度加速流动资产流动,促进现金---资产---现金(增值)的不断循环成为企业摆脱困境的重中之重。扩大“内需”就是很好的途径。

三、煤炭企业如何扩大“内需”

在不考虑进出口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缺乏国内居民消费拉动的“扩大内需”注定无法达到目的。而且,没有消费的支持,任何投资都将变成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因此,煤炭企业扩大“内需”必须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正确的、科学的把握内部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通过扩大消费规模与限制投资规模,将投资引导到促进消费且与消费保持合理比例关系的水平,促进煤炭企业内部可持续发展。

1、煤炭企业内部的投资需求

煤炭企业的多元化转型发展往往是由自身内部相关联企业的需求决定的,但盲目的、无节制的投资使企业固定资产与存货剧增,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回报与预期的现金流不成正比,导致资金严重紧缺。造成了煤炭企业投资巨大、亏损巨量、融资巨难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就应本着“量入为出、投入精当、经济合理”的原则,对投资项目进行再论证、再优化,集中有限资金,保障重点项目的推进。

2、煤炭企业内部之间的消费需求

经过多年的推动建设,煤炭企业逐渐形成“煤炭、化工、电力、现代服务业、机械制造”等产业板块,相对合理的产业布局初见成效。煤炭企业一体化运营模式正加快实施,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在一体化运营的模式下,首先应进一步掌握产业板块之间的相互需求,思考如何根据市场形势刺激内部消费,扩大内部消费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其次,煤炭企业往往都拥有几支专业化人才,隶属相同产业板块的企业之间以生产需要为前提的消费需求服务都可以得到相互满足。既可以拥有专业化的服务,保证安全生产,又可以额外创造利润增长点。

3、煤炭企业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消费需求

煤炭企业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是为企业内部关联企业提供服务,更大的潜在消费群体是广大的内部职工,再结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怎样了解职工的愿景,怎样将广大职工的需求转化为煤炭企业转型、变革的动力,是煤炭企业应该思考的方向。在满足职工的消费需求,赢得认同的的同时,将企业内部的负债转化成收入,从而实现双赢。

4、煤炭企业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投资需求

努力转变职工原有发工资的心理,转变成付出劳动挣工资的心态,将被动付出的形势变为主动、有意识的投资行为,增强对企业的信心,相信煤炭企业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深化思想解放不停步。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和速度。必须敢于叫板固有思维、破除陈旧观念,持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创新思维,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新路子。

首先强化争先意识。敢争先是一种态度、能争先是一种能力、争出先是一种水平。在企业内部现有业绩考核体系下,争先争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实实在在的效益。

其次强化担当意识。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政治品格的应有之义。当前煤炭行业已经进入你追我赶、优胜劣汰、落后必亡的博弈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勇挑重担,不回避、不退缩、不推诿,切实做到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

再次强化责任意识。不愿担责任,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干部。当前困难形势下,要层层建立责任链条,强化督促检查,持续跟踪问效,确保一个声音喊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一个责任负到底、完不成任务一查到底。

通过企业自我剖析、思考、改进,认清企业内部现况。结合自身实际,在煤炭行业巨难的条件下,争取到一线生机,而不是原有靠社会、靠国家、靠机会主义的消极心态,为现在,也为将来的企业发展积累一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