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ICU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综合性ICU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吕芳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ICU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ICU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综合性ICU患者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各施行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病患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参照组24.00%,护理满意率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78.00%,P<0.05。结论:针对综合性ICU患者施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价值显著。

关键词:综合性ICU;控制;预防;院内感染;护理干预

综合性ICU(重症监护室)多收治危重症患者,患者疾病危重且多施以侵入性操作治疗,进而其极易并发院内感染情况,进而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情况,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在对综合性ICU病患施行临床救治的同时,为有效控制、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需有意识采取优质、预防性的护理服务。而预防性护理干预在本院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定期进行院内感染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以确保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及能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有据可循。同时要求严格施行无菌操作、做好导管干预、用药干预等各项工作,以期有效控制综合性ICU病患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1]。本文即分析综合性ICU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综合性ICU患者100例进行分析,所纳入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内容知晓,并自愿参与。根据随机原则将70例综合性ICU患者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50例综合性ICU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7、23,其最低年龄为51岁,最高年龄为87岁,年龄均值为(65.36±4.21)岁;研究组50例综合性ICU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9、21,其最低年龄为48岁,最高年龄为83岁,年龄均值为(65.47±4.13)岁。两组综合性ICU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分析、对比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为确保病房内空气流通、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做好常规宣教、心理疏导及饮食指导等工作。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对本组患者施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强化院内感染预防相关内容的培训。根据医院感染相关管理规范,结合本院综合性ICU具体情况,制定院内感染相关控制、预防方案,并对综合性ICU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此类内容的定期培训、考核。(2)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如医疗废物分类制度、手术室消毒制度等预防医源性感染制度。(3)强化综合性ICU病房内手术器械及药品的管理,合理存放、归类物品,并做好取还登记,定期更换、补缺相关物品、设备。(4)严格要求落实无菌操作。进入ICU前要求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洁、消毒,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后要求及时对双手进行消毒。对于传染性疾病患者需进行有效隔离处理。(5)强化卫生管理。针对多重耐药菌病患需做好隔离标识以避免与气管插管、开放性伤口的病患邻床。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护理时需强化卫生管理,对相关器械进行彻底消毒。(6)导管留置干预。控制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以防置管感染。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口腔、呼吸道护理干预,定期辅助患者进行翻身、排痰。密切关注导管情况,记录病患液体出入量以确保输注量充足。(7)合理调整用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抗菌药物的调整,确保使用科学、合理。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感染预防等内容进行培训、考核,以增强其无菌意识。(8)体征监测。对患者的体征及疾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要求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一旦患者出现异常需及时反馈给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1.3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综合性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状况,并进行组间比较。

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病患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问卷总分为100分,得分>80分、60分~80分、<60分即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为满意率、一般满意率之和。

1.4数据处理

结果以SPSS18.0软件处理,结果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取卡方检验比较。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院内感染发生率

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2.00%(1/50)显著低于参照组24.00%(1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护理满意率

研究组综合性ICU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率96.0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78.00%(39/50),P<0.05。具体可见下表1。

3.讨论

ICU多收治危重病患,因疾病危重、侵入性操作较多等原因,其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而院内感染发生一定程度上会加重病患疾病情况,并降低疗效,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需针对综合性ICU病患强化护理干预以期控制、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2]。

对综合性ICU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做好手部清洁、消毒隔离以及导管留置等工作[3]。进入ICU病房前后或施行护理干预前后,均要求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洁,针对传染性疾病或开放性伤口患者、多重耐药菌患者需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隔离。并密切关注导管留置情况,避免导管滑脱、堵塞等情况发生,同时密切关注导管出入量及性状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反馈医生并采取对应干预。同时定期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感染预防等内容进行培训、考核,以增强其无菌意识及对无菌操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需对患者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并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避免抗菌药滥用情况发生[4]。结合本文结果数据可知,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2.00%、护理满意率96.00%均显著优于参照组24.00%、78.00%,P<0.05。

综上,施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预防综合性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吕玉莲,罗连平.综合性ICU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6):130-131.

[2]黄茜,许昌兰,刘双林等.集束化护理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应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6):39-41.

[3]洪春阳,王丹,王慧等.循证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疾病的预防中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2):117-118.

[4]赵静,李文莉.过程质量监测在控制ICU院内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4):25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