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的运用

徐春丽

(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是一种促进交流、提供资源的重要媒介,借助互联网可以促进护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我院建立别具特色的互联网+护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建立互联网健康教育立体全方位矩阵,以不同层面,不同疾病的互联网宣传互动或推送,从而帮助病人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

【关键词】互联网+;健康教育;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288-03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它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化网络的兴起,以及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广泛应用[1],人们对健康的高质量,高层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何将互联网应用于临床护理的健康教育中,作为新时期的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应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来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1.互联网在医院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1.1丰富性

互联网具有内容丰富且多样。通过互联网让健康教育网络化,医院建立健康教育的官方网站及微信。适时进行教育针对不同的人群对各类疾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他们改变不健康行为及习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2便捷性

互联网是一种促进交流、提供资源的重要媒介。互联网是提供病人及家属获取家庭护理、卫生保健知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疾病康复,而且可以增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其覆盖面广,更新快、效率高,能让公众及时获取健康教育信息并进行健康知识的指导,深受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喜爱。

1.3高效性

互联网可以大大提高健康教育效率,改善医患关系。多数医院都面临护理人员少,病人多的情况,通过互联网+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护患的沟通效率,提高护理质量。互联网资源的可重复性及无时限的交互性,可以实现更广泛的交流,减少时间损耗,把关键护理还给病人,让护士有时间作更有针对性的与病人及家属的有效交流。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2.建立具有我院特色的互联网+护理健康教育模式

2.1建立互联网健康教育立体全方位矩阵

通过医院宣传科主导的“微宣传”矩阵,利用现代移动互联网媒体矩阵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一是医院以新浪官博为龙头,带领涵盖全院所有科室的65个子微博,组成了管理员多达百人、粉丝总数破10万、发博量超过30万条的庞大矩阵,赢得大量人气和广泛好评,官博小编24小时在线,日均收到10条私信,博友的日均页面停留时间长达7分钟,双方互动频繁、粘黏度高。通过微博,对疾病护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和教育,改变不健康行为,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建立以官方微信引领18个公共微信及诸多特色微信群的健康微信宣传矩阵。

2.2互联网+健康教育通过三个层面进行实施:

2.2.1院内门诊层面病人及家属到门诊后,利用候诊时间导诊护士及志愿者教病人扫医院二位码直接进入医院互联网和微信群页面。重点是宣传医院特色专科,疾病诊疗进展,健康教育新理念,方便病人就医救治。内容有常见疾病健康知识宣传、根据季节变化出现的各种疾病的健康知识宣传及宣传画册。

2.2.2院内住院层面对住院病人及家属互联网+健康微宣传,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行为干预。

①入院常规介绍(有关规章制度、生活环境、安全制度、入院注意事项、主管医生及护士等)帮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稳定情绪、转换角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②专科护士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病人及家属制定一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专科护理。

③专科疾病诊疗知识宣教,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医护人员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及需求提供多媒体资源通过互联网及微信微博定点发布,来进行健康宣教及干预:帮助病人正确了解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④合理用药宣教;根据病人情况告知病人药物适应症、禁忌症、用法、剂量、副作用、保存、服药的重要性,按时服药,若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与护士。

⑤心理护理:手术及特殊检查的病人应向病人解释和介绍相关知识;如手术病人做好术前个人卫生准备、禁食水、术中体位、配合、用药、术中不适、术后饮食、运动等注意事项,来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取得病人合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⑥出院病人康复期宣教出院后的随访宣教,是健康教育及医疗服务的延续,是对病人病情联系追踪的过程,定期跟病人进行沟通,询问近期疗效,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时修正治疗方案,防止复发的注意事项。

⑦护理延伸服务宣教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定期为大众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内容,如各种导管护理、更换、消毒方法、更换方法、注意事项等。将温馨服务延伸到家,方便慢性病出院病人及家属在家解决静脉导管维护、导尿管更换、气管切开护理等实际问题,

2.2.3院外大众层面主要针对出院病人或普通大众)进行健康教育,也即健康传播,就是以大众传播为信道来传递与健康相关的资讯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2],主要内容和方式如下:

①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适当有规律的运动、营养饮食等各方面的宣传。

②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常见疾病的预防、症状和体征、治疗、护理、康复等知识。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其中预防知识是教育的重点。

③各种急性传染病的症状、预防、隔离、消毒、疫情报告等知识。加强对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的宣传教育。

④常规的家庭急救知识与护理。心跳骤停怎样鉴别、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操作方法,烧伤、烫伤、跌打损伤等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的急救。

2.3帮助病人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

利用互联网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要发挥其普及知识功能,而且要起到驳斥谬误的作用。互联网中有海量的信息,造成广大病人及家属在海量的知识面前,不能分辨真伪,导致受众吸收错误信息,因此,护士还应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帮助病人及家属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

2.3.1坚持日常信息推送,普及健康知识。把健康教育放到平时,健康教育是为了促进大众的健康,了解疾病,合理预防,不是靠某一阶段对某一疾病的集中报道,而要靠平日循序渐进的知识传播,培养病人及家属医学思维。

2.3.2利用互联网,关注大众兴趣点。通过建立的互联网互动了解病人的兴趣点。通过健康知识教育生动、人性化的表述引起大众的兴趣。再次,健康知识普及应以科学研究的态度进行,谨慎而精确,如果未能做到谨慎传播,则很有可能变传播知识为扩散谬误。医院将健康教育科学性的甄别交由医务科统一审核,便于保证医学的科学性及权威性。

2.3.3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知识内容及技巧培训。一是为医学从业者提供更多平台,使其能够及时阐释知识;二是将健康知识普及效果纳入医院评价体系,因为医院的社会责任不仅在于救死扶伤和教学研究,还在于提高大众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度。

2.3.4利用医疗大数据,加强健康教育内容科学性的。互联网+健康知识普及,融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实非易事,却也有迹可循。定期通过大数据的结果对现有的健康知识完善和修订,对网络中的明显谬误进行追根溯源法纠偏,保证现有的健康教育内容的正确性。

4.小结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我们利用互联网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交换更新速度快、具有互动性、使用成本低、趋向于个性化发展、使用者众多、信息储存量大、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章等)特性,使病人树立健康意识,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建立了别具特色的互联网+护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建立互联网健康教育立体全方位矩阵,以不同层面,不同疾病的互联网宣传互动或推送,从而高效的帮助病人获得正确的丰富的健康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甜宇,孙艳秋,燕燕.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在区域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6):72-74,

[2]JacksonL.D.Informationcomplexityandmedicalcommunication:Theeffectsoftechnicallanguageandamountofinformationinamedicalmessage[J].Healthcommunication,1992,4:19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