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评价

栗文彬

常德市妇幼保健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26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两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则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肢体语言和患儿进行沟通,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做出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护理后较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实验组患儿家长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矛盾明显减少,发生争执的概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儿家长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认同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给予肢体语言沟通的护理方式相对于常规护理方式对于患儿更加具有优势,可以积极推进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儿科护理;效果

在全球各个国家,孩子是每个国家的希望,因此,每个家长都极为重视孩子的成长过程。近些年,我国发生了较多的儿科医患纠纷[1]。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必须提高医院儿科的护理质量,完善护理模式,以满足当代儿科医学的需要。基于患儿的年龄特点,患儿常常不能清楚的用语言表述自身情况。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提高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2],将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每一个患儿。为了研究肢体护理语言沟通患儿进行护理的疗效,笔者在本研究中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和联合肢体语言沟通护理两种方式,对护理后两组患儿的家长对护理的认可度及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进行了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将126例患儿列入本次的研究,其中有男性患儿73例,女性患儿53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括63例:其中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者25例;患儿年龄分布在2~13岁之间,平均(8.2±2.5)岁。实验组63例:其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3~13岁之间,平均年龄(8.6±2.2)岁。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组成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实验方法对照组:对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

实验组:对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与患儿进行肢体语言沟通[3]。对待患儿及患儿家长要细心、耐心,取得患儿和患儿家长的配合及信任;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应该尽心尽责,同时注意患儿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变化,鼓励患儿表述自己想法,并认真倾听,给予适当的回应;在和患儿进行沟通交流时,语言要简单易懂,保持微笑,和患儿进行适当的互动,拉近与患儿的距离,降低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抵触和害怕心理;对于不能积极配合护理操作的患儿,采取其他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并在操作结束后给予患儿适当的鼓励;对于能够配合护理操作的患儿,要及时给予表扬;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时,做到快速、轻柔,降低护理操作对患儿引起的不适。

1.3疗效评估标准对两组患儿进行不同护理操作后,患儿及家长对于护理的满意认可程度及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其差异采用卡方和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家长与医护人员发生矛盾纠纷的情况

两组患儿进行不同的护理操作后,在63例实验组患儿中,患儿家长与医护人员发生纠纷的共3例(4.8%),而在63例对照组中则有12例(19.0%)发生了纠纷,实验组发生纠纷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我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医疗服务行业的要求,而作为极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儿科病房,在其以往的护理模式中,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是缺乏与儿童有效的沟通模式,不能取得患儿的配合,影响护理效果[4]。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肢体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增添了人性化的色彩,弥补了传统儿科护理的不足,其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并发症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推进了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5]。

在本实验中,笔者选取了12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了常规的护理模式和肢体语言沟通的方式,将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发生的护患纠纷事件及护理人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在护理后较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实验组患儿家长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矛盾明显减少,发生争执的概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儿家长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认同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因为常规护理措施中护理人员不能够积极的与患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内心感受,取得患儿的配合。而采取肢体语言沟通后,护理人员以患儿为服务中心,用情、用心的服务所有患儿,得到患儿及患儿家属的积极配合。

综上所述,对患儿给予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有效的提高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以积极推进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火明.人性化护理管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1):8-10.

[2]贾丽娜.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0):89-90.

[3]江丽娜.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1):853-855.

[4]张宝焕.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114-115.

[5]王小梅,陈芳,李莉.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3):3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