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园林植物保护与利用现状及优化措施

/ 2

浅议园林植物保护与利用现状及优化措施

张加娜1田立峰2

张加娜1田立峰2

1日照市通和城建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599

2莒县园林管理处山东日照276599

摘要:植物是园林绿化和美化的关键,园林植物保护与利用是保证植物发挥美化环境作用的必要手段。植物保护是现代园林建设中的重要工程,在植物保护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植物自身特性及其作用,从根本上进行植物保护。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对高质量的园林越来越需求,园林景观的构建和整体的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园林的建设中,植物作为重要的衬托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保持园林景观,必须要注重植物的保护。

关键词:植物保护;必要性;现状;措施

引言

园林绿化工作主要用于调节环境污染,创造绿色空间。因此,绿色植物保护与利用就变成了重中之重。在园林的建设中,要注重绿色植物的保护与利用,做到植物生长的可持续性和健康性,以形成美好的园林景观效果,为园林的绿色建设作出贡献。要给植物的发展创造可持续的空间,从植物发展的根本做起,从最初的园林植物挑选到后续的管理养护都要做到精心细致。

一、园林植物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

植物具有保持水土及防风固沙的作用。树冠的截流、地被植物的截流以及死地被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或减缓了地表径流量和流速,树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降低风速,以背风面降低的效果最为显著。园林植物在园林中具有遮阳、降热、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但是却因为病虫害、日灼、冻害等损伤致使园林无法发挥其功能,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不仅会丧失园林植物应有的功能,还会给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园林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很有必要。

二、园林植物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2.1园林设计模式单一

园林设计还普遍存在模式过于单一化的问题。由于设计栽植整齐划一,植物种类、年龄、层级趋向一致,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恶果,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如大面积栽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如蝗虫、蛴螬等,大量进入城市草坪并连年发生灾害;近年迅速发展的金丝柳,大量单一种植无伴生植物庇护,极易感染腐烂病和溃疡病,严重的出现成批死亡。

2.2缺乏专业的园林植物保护知识

在日常植物保护管养过程中,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保护知识,不懂如何通过保护等方法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防止,也未对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规律进行记录、分析,而是盲目的用药。如此,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2.3植物移栽缺乏规范性

在园林设计施工中,植物的移栽缺乏严格的计划方案,在起挖苗木过程中破坏了植物的根系,栽植树种时操作不标准,栽植之前对土壤缺乏科学处理,无法施入充足的肥料,造成栽植后的树种生长非常缓慢,不能达到生长的正常需求,为病虫害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2.4植物密度设置不合理

园林绿化设计中,为了体现园林景观的即时效果或短期内的观赏效果,常出现苗木设计栽植密度过大的现象。植物设计栽植密度大,往往会造成绿地内植物的生长空间狭窄,互相之间出现争光、争水、争肥现象,直接影响苗木长势,导致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入侵。另外,不通风、不透光、湿度大等问题也容易滋生病虫害,且较难以治愈。比如目前部分城市地段应用栽植的金叶女贞、海桐、石楠等苗木上,由于密度过大已经出现了蚧壳虫、白粉病、小袋蛾等病虫害。

三、优化园林植物保护与利用的措施

3.1合理配置植物

从整体出发,合理配置植物。设计人员应从整体着眼,从尊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出发,进行植物原生态群落的模拟实验,合理配置花、乔、灌、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植被区系分布为主,以乡土树种为重点,选择抗性强、养护管理方便、适应城市环境的树种。贯彻实施适地适种,既能获得最好的绿化效果、提升抵抗性能、有效地抵抗侵蚀的病虫害,同时节约了资金。模拟自然群落,群落形成的组合并不是将灌、乔、地被等简单的排列在一起,而是从原有稳定的自然城市中的植物群落去找寻生长组合,森林生态环境是其中植物长时间选择的最终结果。

3.2对植物采取科学养护措施

对于园林中的植物要加强管理养护,提升植物生长质量,尽量减少发生病虫害现象。要做到因地制宜,综合防治,对于园林植物的保护,应始终以“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相关检疫法规为防治保障,不断提高园林植保水平。改进栽培技术时,要依据植物本身的特点,处理好温度、湿度、水、肥等关系,通过认真的养护,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加强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认真研究当地园林病虫害及其天敌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并逐渐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该方法不但科学有效,也不污染环境,应进行大力推广。采取适当的化学防治,当园林植物大面积发生病虫害时,化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治理方法。我们应积极研发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和科学的施药方式,逐步解决化学防治的局限性。

3.3植物品种要多样化

植物品种多样化是指园林设计在选择植物时要注意植物层间的混配与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复层植物群落。根据不同种植环境,尽可能的选用不同类型的树种,以增加树种之间相互制约的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要注意乔、灌、藤、地被多树种的合理配植,以其丰富的多样性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复层结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园林景色,而且还可以预防和减少病虫害。在具体配置栽植中,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使各不相同的树种都有其适宜的生长环境,组成一个协调、稳定、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增强树种自身调节能力及抗御病虫害的能力,实现生态调控。

3.4注意因地制宜

园林绿化设计树种的选择配置,必须根据栽植地的具体情况而定,要与环境条件相协调、相适宜,增加园林的整体美。要根据绿地的性质、功能,选择速生或慢生树种;要根据光照的强弱选择阳性或阴性树种,根据地势和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择抗旱或抗涝树种;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污染树种;根据周围建筑群的性质、高度和朝向,选择不同形态、功能和要求的树种;根据土层的厚薄选栽乔、灌、地被树种;根据风力的大小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栽植位置如果违背了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也易发生病虫害。另外,对于一些边缘树种和外来树种,一定要考虑当地的适应性,栽植时要注意小气候,否则在不太适宜的地区、不太适宜的环境和不太适宜的时期栽植这些树种,在遇到气温突变时,会遭受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因地制宜选栽适宜树种,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结束语: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园林绿化设计决定着植物配置、植物群落的结构等事项,这对园林植物病虫发生都有直接关系。科学的园林设计,能够使各类植物种群之间相互协调,起到保护植物并达到植物造景的效果;否则会造成植物生态系统失衡、病虫害滋生、养护管理困难,进而影响园林景观。因而,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把植保因素放在设计的重要位置,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方斌.园林植物保护新理念和技术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3(03)

[2]考扬忠等.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广东园林,2011(3).

[3]周仁.小议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