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数学复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浅谈中考数学复习

胡祖超

湖北公安章庄铺中学胡祖超

初三复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是每一位初三教师思考的问题。就此方面我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研究《数学课程标准》《说明与检测》,明确复习的指导思想

这是个首要问题,通过研究应明确“考什么”和“怎样考”,这样就能心中有数,目的明确,努力才有针对性,才有成效。我主要研究《课程标准》和《说明与检测》,明确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数学学科共考查140个知识点,但考查的轻重不同。有一些内容只需要了解,有些内容需要理解或掌握,还有一些内容则需要经历或体验。还有,教师要重点把握中招数学考试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考查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只有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切实抓好“双基”,牢固打好数学基础

数学的“双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好好打实基础,才有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我的体会是:

1、用好课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用好课本,就是到了复习阶段,也要以课本为主,充分发挥教材中知识更新形成过程和例题的典型作用。基本训练也要以课本的习题为主要素材,一定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在没有扎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前就去攻难题、搞综合提高,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即使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进行较难题目的训练时,也要不断联系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充分体会基础数学的通用性。事实上,中招数学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得来的,因此要切实抓好“双基”,用好课本。

2、精选例题、习题。要求选择的题目有代表性,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3、反复训练,达到自动化。对“双基”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必须经过适量、适当训练才能达到。因此,每练一题就应是一次学习和巩固,一看到这类问题马上就能想到涉及这类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及解决方法,使之养成习惯,达到自动化。

4、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对“双基”的复习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和记忆,重要的是要深化认识。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逐渐形成一个条理化、秩序化的有机体,真正实现由“厚”到“薄”的过程。

5、坚持每天批改作业,坚持每周一测试,每章一过关,并注意纠错的功能。

三、不断提高数学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加强广泛学习、研究,加强教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2、有意识把教学过程施行为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每一节课,每一道题之中,有意识的加强不同知识点、不同学科的联系,选择开放型试题对学生训练,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四、切实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课堂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的学习质量是学习成败的关键。我的体会是科学与民主。所谓科学,第一,容量要科学。容量要大但不过多,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问题要舍得时间,集中精力解决重点和学生疑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减少废话,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第二,内容要科学。对知识把握要准,选题要典型,重点要突出,狠抓双基。第三,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及能力的逐步提高。所谓民主,就是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其结果往往是对一个问题的解答有多种思路,对的奇妙,错的也精彩。实践证明,课堂经过教师科学而精心的组织,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提高,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课堂45分钟

五、抓住每个阶段的重点,搞好每个阶段的复习

初三复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系统复习,时间从2月到4月。重点是全面复习,侧重基础,抓好“双基”是核心,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第二阶段为重点复习,时间从4月到5月,以说明与检测为依据,专题复习,重点训练。第三阶段为综合训练,时间从5月中旬到6月,通过模拟试题的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规范解题,减少失误,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第四阶段中招考试前,是保温阶段和自由复习,主要是调整心态,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