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术后康复病人的心理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心外科术后康复病人的心理与护理

李炜

黑龙江省克山农场医院161621

【摘要】心外科病人不论轻、重,或作过何种心脏手术,术后的康复最主要是心、肺,即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康复。病人术前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不全,经过手术,有的完全康复正常,有的接近正常,有的得到部分改善,只有少数可能反而恶化。心肺功能康复的程度是心脏病人术后身心健康的生理基础。术后康复的快慢、过程的长短、平顺、波折或逆转恶化,都伴有相应的心理行为。所以,术后病人生理功能的逐渐恢复,也是相应的心理功能的再调控、再适应过程。因此,医护人员对人体康复中生理与心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认识十分重要。

【关键词】心外科;护理

1常见的康复心理行为表现和影响因素

心脏手术后头3日或头1周为术后早期。术后住院或出院1至6个月为术后中期。心脏术后早期及术后中期是身体康复的关键时期,也是为长远身体康复打基础的时期。

1.1手术后康复早期

在此期间,可能所有手术创伤的机体反应开始逐渐消失,病人从手术刚完了最初意识朦胧中逐日的完全清醒过来。大部分手术疼痛和不适也在逐渐减轻。病人的意识恢复后,最早的反应是急于知道,也是最担心和焦虑的是手术是否成功,结果是否满意,有时甚至不相信别人告诉他的好信息。如冠心病术后病人能自觉不再发生心绞痛;心瓣术后病人的胸前憋闷或心悸感消失;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黑紫色指甲及口唇变红等等,都会迅速地使术后病人放下悬念,情绪稳定,面容表情安祥和坦然,行为表现积极。

术后早期康复不顺利的病人则相反,他们自身感受病痛未消除或更加重,从医护人员的神情、频繁的诊视,以及不断增多的医疗和护理的操作,也常能感知自身是陷入了术前最担心的不幸之中,于是情绪急躁,焦虑不安,进而抑郁、淡漠、孤独或只是四肢不动的平躺在床上,很少反射咳嗽,完全处于被动,或不主动配合状态。如果不能及早预防出现上述心理危机,并采用有效措施扭转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病人自主活动能力丧失殆尽,将使各种治疗及救治措施完全失效。

1.2术后康复中期

在此期间,康复顺利的成年病人所思虑的问题和心理反应可能比术前或术后早期更多,更容易受社会、人际关系因素等影响。这时的病人因思考今后的问题常自惭、自卑身体不健康的现状,但又不甘心作人群中的弱者,更不甘心处于受人照顾或被帮助的行列,因此反而会产生极强的自尊心。在康复中期有这样不良心态的心外科病人,十分需要得到别人真诚的关怀和接受一切良性的积极的客观影响。所以,亲友、工作单位以及医护人员对待他们的态度极为重要,甚至是对病人身体康复的前途起决定性的作用。凡缺乏同情、欠体贴或任何不经意的失礼、不尊重,甚至护理操作中任何粗莽、草率,都可能加重病人的疑心或产生悲观情绪。

在康复中期的成人及小儿病人,如处于顺利康复过程,同时有良好的护理照顾和心理护理,病人本身的自主活动能力和自信心将逐渐恢复正常,术前或术后早期的焦虑、抑郁或过分的依赖心理也会自行消失。如果术后病人康复不顺利,手术效果不如预期的好,住院时向或居家卧床时间过长以及用更多的医疗和药物等等,都难免产生某些副作用或附加的医源性痛苦。对这些病人,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防范病人由于难以坚持忍受的病痛而产生厌烦、失望或绝望等心理变态。对少数严重心理变态而萌生自杀念头的病人,要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术后康复期是调治好心肺功能和提高体能使今后恢复正常生活、重新参加社会活动的关键时期。若想从康复期的不健康和以休养为主的状态稳步地往健康和正常生活方面转化,还必须向病人强调出院后一定要注意的三件事:即按期复查;遵照医生的医嘱服药及治疗;掌握适度的活动量。因为,心脏手术后早期恢复平顺并不等于以后的康复也一定平顺,同样,术后早期心肺功能及病情比术前好转,也不等于以后康复期内一定不会发生反复或逆转。康复期健康平顺地好转是彻底消除病人的病态心理的物质基础。成年病人术后自己掌握适度活动量的原则,是参照医生的建议,在调整运动量时注意掌握循序渐进和留有余地的原则。假如不能严格遵守出院时的医嘱,即或单是活动量不当,就会引发病情变化,也会影响病人继续平顺地康复。

2心外科术后康复病人的心理护理

康复期在实施心理护理之前,一定要了解和掌握病人在所经历的康复过程中的内心变化。针对不同病人的社会、人际关系以及个性等背景,寻找适合的心理对策,以便卓有成效地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一般需要与病人建立起有限定性的正当的护患关系,并争取家属、单位的合作,帮助病人处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困扰,消除对重新步入社会、开始家庭生活的后顾之优,提高病人适应新环境和化解各种不良影响的能力。同时,要以适当形式对病人进行有关心血管专科的健康教育和介绍某些卫生知识,使病人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既防止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急于求成,也要避免主观臆想所形成的悲观和沮丧。对某些康复不顺利,或心理障碍严重的病人,必要时医护人员要建议病人或家属去看心理专科医生,或许可能需要对病人施行支持、暗示或松弛等特殊心理疗法。必要的心理治疗能使医疗药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小结

除上述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外,对于某些病人采用中等强度的康复运动锻炼是另一种安全有效的削减焦虑和抑郁的方法。采用适合具体康复病人的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能分散个体对非精神病因的焦虑源的注意力,既可提高自信心,克服久病形成的依赖心理,也能提高心肺功能,因此适度康复运动锻炼对术后病人康复是有肯定的积极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王毅,张德辽,刘成霞.开展护士人性化护理培训干预的效果与研究[J].重庆医学,2009年06期

[2]高雁.护理例会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意义[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9期

[3]潘维萍.整体护理在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