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开展于肝硬化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 1

优质护理模式开展于肝硬化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潘琼胡雪敏王小芳

江油市人民医院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肝硬化患者观察,常规组、优质组各36例,开展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比较肝功能指标水平改善。结果优质组患者干预后ALT、TBIL水平均低于常规组,ALB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患者肝功能改善明显。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肝硬化;肝功能水平

肝硬化是由多病因长期作用形成的慢性肝损害,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肝功能损害、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且累积多器官、系统,对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及威胁[1]。因此,在对肝硬化患者开展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辅助科学的护理,对患者预后改善极为关键。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本次研究将7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对象,探究优质护理的实践效果,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数字表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中,36例患者,包括男性、女性为23例、13例,年龄范围27~53(43.2±4.8)岁,病程1~12(6.4±1.1)年;优质组:36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28~56(43.6±4.1)岁,病程1~10(6.8±1.3)年,纳入标准:经过临床体征、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疾病患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2]。患者基本资料应用软件处理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该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包括评估患者病情,监测患者体征,向患者讲解简单的肝硬化疾病知识,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的病房,保持病房空气流通良好,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加强患者出院后的指导干预等。

优质组:对该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1)成立优质小组:由护士长带领3名护理人员成立优质护理小组,对患者病情进行记录,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性格特点等,制定护理方案,并对小组护理人员的责任进行划分、明确,保证所有护理全面落实。(2)疾病知识宣教:在进行基本知识宣教前,先向患者对医院环境向患者介绍,使其尽快熟悉,待患者安排妥当后,采取多样化的宣教方式,包括媒体播放、将相关知识绘制成手册供患者翻阅等等,宣教的内容包括肝硬化病因、表现、生活中注意的问题等等,并通过与患者积极沟通,掌握患者的需要,对合理的意见予以采集,并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意愿等。(3)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缺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未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而优质护理中认为患者的心理状态关系其病情改善效果,在护理中十分注重患者心理的改变,在巡视中也会积极与患者沟通,掌握其心理变化,结合病因开展对症的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心理。

1.3统计学方法

肝功能指标输入至统计学软件工具SPSS24.0中,用(±s)、t检验对其表示、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优质组患者干预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常规组低,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消化系统慢性肝病,具有病情变化快、恢复慢等特点,如果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则会诱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对肝硬化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以往临床多采取常规护理,但因护理人员、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且护理缺乏系统性,影响护理质量,效果欠理想。基于此现状下,临床一直寻找更科学的护理模式。

优质护理的开展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对患者生理、心理予以全方位的干预,增加了与患者沟通的机会,并明确了护理人员的责任,保证了临床的护理质量[3]。分析本次研究结果,优质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该结果说明肝硬化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后,其肝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对其病情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肝硬化应用优质护理干预,促进了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庄海燕.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13(20):186-187.

[2]景春艳,张立新.肝硬化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及价值研究[J].甘肃医药,2018,14(2):125-126.

[3]陆天鹅.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路,2018,14(2):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