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李玄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李玄昭

李玄昭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目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不科学

在一些建筑项目中,裂缝经常发生在建筑混凝土的后期阶段,主要原因是设计图纸不合理且不科学。有些设计师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再设计中进行盲目的应用和设计,而他们并没有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整个结构不完整,导致了温度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

1.2水灰配比不合理

在混凝土施工中,水灰比控制是混凝土施工强度的重要保证,水灰比的变化也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强度,导致建筑物整体稳定性下降。当混合水和灰时,与材料混合的水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搅拌水泥时,掺入水泥的水量应控制在水泥总重量的1/4,水灰比的1/4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混凝土正常施工配合比的量。

1.3砼灌装过程中故障频繁

许多专门负责建筑工作的工人可能熟悉混凝土填充工艺,这是简单的混凝土生产步骤之一,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他们往往是完成相关工作的基本一线工人,项目经理部和项目主管都不太重视这项工作。然而,正是这种疏忽给混凝土填充过程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轻微的情况可能会由于进料不足而导致隐藏的质量问题,严重的情况会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进度,给施工带来更明显的压力。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组成部分包含水泥、集料、水和一些外加剂,这些组成部分各自的比重对于混凝土性能会起到极大的影响,各部分的比重即为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过程中,相关人员一方面要考虑施工现场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施工的成本,注重施工的经济性及合理性,进一步借助科学的、细致的计算,得出性价比最高的配合比。与此同时,考虑到现场混凝土中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混凝土拌合作业开始前,相关人员务必要科学的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然后依据选定的配合比,合理的调节混凝土中水的掺入量,以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比例符合配合比要求,最终保障混凝土质量达标。

2.2搅拌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在具体的拌合操作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充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并将各部分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来说,集料用量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水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水泥及外加剂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务必要充分把握拌合作业中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投入次序,同时要把握拌合作用所需时长,通过充分的拌合以及合理的投料次序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到位。总的来说,冬季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不低于3min,其余季节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持续在2min左右,此外,在具体的拌合作业进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定时检验混凝土的拌合成效,对于检验中发掘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处置。

2.3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环节至关重要,浇筑作业是否得当密切关系着混凝土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单位务必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在具体的浇筑操作前,务必要妥善检查模板支设情况,并检查模板内部钢筋的绑扎状况,确定模板以及钢筋的尺寸、型号等是否合理,进一步依据钢筋特征选定适宜的浇筑方式。在浇筑操作中,要尽可能将混凝土接缝及接头降到最低,同时确保混凝土下落高度不超过2m,以防止溅落等现象,此外,还要确保浇筑作业连续不间断,一方面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有效缩减浇筑时长。

2.4振捣技术

振捣操作紧随浇筑操作开展,良好的振捣技术可以促使混凝土各组成部分均匀分布,同时将混合料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以保障其密实程度。通过振捣,混凝土可以在模板中填充到位,以避免常见的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重适度振捣,确保不过振、不漏振。当振捣的混凝土出现下沉变慢、无气泡产生的现象时,则表示振捣已到位。要避免过振操作,防止过度振捣引发混凝土中浆液流失及粗集料下沉问题。依据混凝土种类以及施工规模,可以将振捣作业划分为机具操作以及人工操作,在这两种振捣作业中,均需均匀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还要保障振捣棒深入下层混凝土,以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充分融合,防止分层裂缝的产生。一般来说应将振捣作业持续大约20s,同时还要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到位。

3建筑混凝土作业的质量管理策略

3.1科学的设置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一定要进行原料试拌,试拌可以提高配比科学性,更可以减少因为配比不合理导致的浪费问题。在试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水泥用量,从而发挥其最大效能,并且保障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长时间与空气接触,难免会发生一定的反应,影响到其质量,并且长期使用中也会被不断地腐蚀,想要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控制水胶比,使用减水剂,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程度,尽量缩小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从而更好更久的被使用。

3.2严格控制温度条件

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对混凝土进行保养作业时,一定要考虑到环境湿度以及温度的问题。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方法,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在夏季进行施工作业时,混凝土在浇筑时,入模温度不能高于25度。在冬季进行施工,一定要保障温度在10度以上,不然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过大很容易龟裂,无法保障质量。对于外部温度的控制主要还是想尽量缩小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度差,还可以通过预埋冷却管来加速混凝土散热,从而使其有更好的质量。

3.3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履行任务责任,提高管理效果。创建奖励和惩罚制度,以规范建设的质量和各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并按照管理的好坏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奖惩,以提高员工的意识,为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规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惩罚,从而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

3.4合理选择相应材料

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并且必须购买耐用且优质的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应使用高强度水泥防冻剂和自同一制造商制造的水泥批次,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混凝土的颜色。应仔细检查混合料的尺寸和强度,避免增加污染物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此外,添加剂也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添加,从而确保混凝土在后期使用的质量。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引入,极有力的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它一方面提高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稳固性,另一方面也转变了建筑建造思维,对于建筑业的革新来说意义重大。在国内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管控能够很好的响应时代的需求。在具体的施工进程中,相关单位务必要将混凝土质控摆在关键位置,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出发,不断完善混凝土质控机制,最终促成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并助力国内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少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8(11):168-169.

[2]李晓明.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8(25):133-134.

[3]赵江涛.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四川水泥,2018(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