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机维修技术方法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5
/ 2

民航飞机维修技术方法要点

吴坚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无论是其规模,还是质量和效益均不断跃上新台阶,而时至今日,民航更加以其优异的性能和高运输效率被人们所广泛推崇并应用。随着民航的航班量不断增加,其中由于飞机故障所导致的航班延误问题逐渐凸显,不仅造成旅客体验感下降,而且成为民航发展的阻碍。为了能够完善现有民航飞机质量,提高民航飞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改进维修工作水平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对民航飞机维修技术方法要点做了简单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的参考。

关键词:民航飞机;维修技术;维修方法

1民航飞机维修方式及其发展介绍

1.1定时维修

对一些经过分析,对时间敏感,到一定时间后故障突增的零部件,依然采用原始的维修方式,给予一定的使用时限,到时候予以更换、报废,这就是现在的时寿件或叫寿命件。

1.2视情维修

通过对零部件的定期检查、检测来监测其使用情况,根据零部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维修或更换或继续使用,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工作时间,使零部件充分利用,由于减少了拆装,多数情况下还降低了事故率。

1.3状态监控

对不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即使发生故障,飞机仍然安全运行的部件,进行有效的监控,一旦发生故障,可以立即被发现,留待可能的时刻进行排故。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种维修方式既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方法来确定哪种方式适用于哪种项目,既没有等级上下之分,也没有任何重要性排序。采取何种维修方式首先取决于飞机硬件设计,其次取决于航空公司对于经济性的考虑。由于各公司机队规模、机型组成不同、工作环境、航线、航程及维修经验等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将三种维修方式有机的结合,以达到各自的安全与效益的平衡点。

2.民航飞机维修的现状分析

民用航空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维修工作必须区别于陆上车辆的维修工作。它的操作特性使得它不可能像陆地车辆那样停止维护操作。因此,一旦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将对内部乘客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在民航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认识到民航飞机安全对乘客生命安全的重要性,这为民航飞机维修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考虑到民航飞机的高成本,在维修工作中应尽量避免盲目操作。否则,容易对飞机部件造成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民航飞机维修人员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除处理故障外,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也应注意防范。在日常维护中,对飞机部件应进行全面的测试,更换失效或存在隐患的部件。或维修以避免飞机在实际飞行中出现故障。但是这种维修方式的成本相对较高,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出现遗漏,很可能造成重大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为了真正保证飞机维修的质量,有必要构建科学完整的维修方法。

在正常情况下,民航飞机维修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近年来,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民航飞机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技术和技术的多样化决定了维修技术应继续下去。改进和创新。目前,民航飞机维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飞机维修的局限,提高了民航飞机的质量和寿命。此外,由于民航飞机的机械系统更加复杂和更加多样化的组件,以达到有效控制断层的问题,有必要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并通过数据分析掌握飞机的性能。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此外,民航飞机应安装自动检测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其部件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测试结果进行一定的调整或维修,提高飞机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3民航飞机维修技术与方法

3.1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下,随着现代化水平的逐渐提升,航空器技术也得到普遍应用,得到了创新性发展。飞机在使用期间,其具备的工作原理更为复杂,具备明显的多样化发展特点。当飞机发生故障后,从最初的机械老化、磨损等逐渐演变,从而产生综合性的机械、电子、电气等问题。所以,在这种综合问题下,一定要加强维修技术与维修方法的创新,促进探测分析设备的开发与引进,还需要丰富工作人员的自身经验,确保工作人员在维修的时候能够充分应对,也能适应现代飞机技术的发展变化。

3.2和传统维修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随着民航飞机维修行业的发展,维修作业中采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这并不代表着所有传统维修技术都失去价值,如传统民航飞机维修中的预防原则就需要一直继承和保持下去。大部分传统技术面临淘汰的主要原因是民航飞机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飞机部件和工艺的复杂化发展使得传统维修技术不再适用。但是针对飞机飞行中具体问题做出相应维修处理的思路依旧具有价值。因此应该将传统技术去芜存菁,和现代高新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在保障维修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维修成本。

3.3改进民航飞机维修器材应用方式

针对维修器材储备不足可能导致的维修故障问题,需要通过改进维修器材应用方式的办法来加以解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入手:a.针对储备过多导致的备用零件增加成本问题,民航公司应从数据库所显示的常出现故障入手,根据这些故障的出现频率配齐备用零件。对于不常出现故障的零件,民航公司也不要过度轻视,至少应配备一个备份零件。若认为成本过高,可以采用几个公司合伙购买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合伙公司间距离不要太远,保证故障出现时备用零件能够及时送达故障现场,从而使维修工作可以及时完成,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航班延误出现的可能性。包括对于昂贵、使用率低的维修工具也可以采用公司合伙购买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并保证其使用不受影响;b.同时,民航公司对于备份零件也应当加强管理,特别是对于不常用到的备份零件要定期检测其使用性能。库存的零件需要采取妥善的保管措施,保证库房达到干燥性和防火性要求,防止零件因受潮或火灾原因而无法使用。尤其要注意防锈问题,定期对零件涂抹防锈液,以确保零件在得到维修应用时不会因锈蚀原因而出现问题。

3.4完善维修人才团队建设

作为维修工作的主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决定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了能够改善现有维修工作存在的问题,航空公司应当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在人员的选用当中,航空公司应当注重于人才的综合素养,除却对于专业能力的考察外,还需要保障人才的工作态度、创新意识和道德品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市场引导,而高校为企业输送人才,及时补充维修团队的新鲜血液,并提高人才团队质量。在日常工作当中,应当加入培训机制,为新老员工提供学习平台,进而提高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维修技术的创新发展当中,帮助工作人员能够率先接受理念,结合工作经验对新技术进行应用,有效提高维修工作团队的综合实力。完善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在日常工作当中加强对维修人员的考察,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对人才适当采取奖惩措施,激发内部竞争意识,能够有效减少失误,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

总而言之,民航飞机的维修工作在我国的航空事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维修技术不仅复杂性大、综合性强,而且其工作效果及工作效益极其巨大。民航飞机维修技术通过一系列不断改进和创新能够增强民航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我国民航维修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民航飞机维修质量现场监管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3):259.

[2]徐君强.我国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和管理改进措施[J].科技传播,2016,8(18):183-184.

[3]李少华.民航飞机维修的风险管理工作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6):266.

[4]王江.民航飞机附件维修的信息化建设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6(09):79-81.

[5]解进涛,丛伟,宋国库.探析民航飞机的维修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1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