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村学生在数学课上“能说会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如何让农村学生在数学课上“能说会道”

李宁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名山中学李宁

众所周知,农村学生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无论在阅读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都要逊色许多。大多数人都认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其实数学课也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它其实把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动眼观察,以及动脑思考、动口说话有序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说”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如何让农村学生在数学课上“能说会道”呢?一、如何让学生“想说”“敢说”

有很多学生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话不敢说。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放下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威严”,打破师生之间那一道看不见的鸿沟,做学生真正的朋友、伙伴。教师对学生充满信任感,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大胆积极地思考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而学生赢得了教师的信任,就有了被尊重感和安全感,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减少抵触情绪和厌学心理,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举例:七年级上册的“从不同方向看”老师在总结归纳时,一个平时很胆怯的女同学说:“我认为,除了看图形,其实看人也是一样的。”然后,用不太自信的目光看着老师,我肯定的点点头。“人,也是要从不同方面看的。这样不仅可以看到他(她)的优点,还可以看到他(她)缺点;对于别人家的缺点,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胸去对待,而不应作为某人茶余饭后的话题。”我带头给了这位同学热烈的掌声。是啊!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这样吗?只要老师多鼓励,多赏识学生,他们一定会轻松开口,畅所欲言,说得精彩。

二、如何让学生“乐说”

整合教材创设情境,使学生“乐说”。与旧教材相比,现在使用的新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针对每课不同的内容编排了不同的游戏、故事、操作活动来创设语言情景,借以提高学生说话的情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书本提供的内容进一步生活化、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于真实的数学活动环境中,让学生产生迫切想表达内心思想的欲望,自然地流露,快乐地参与到说的过程中去。举例:如学习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先请同学画一个笑脸,

然后观察这个笑脸中几个圆的位置。接下来,一个想象力特丰富的同学,杜撰了他的一个浪漫爱情故事:大圆和小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邂逅了。(这个时候,他们是外离的,一边画图),他们好像在那里见过,彼此都有点想见很晚的感觉。于是他们开始交往了。随着认识的深入,大胆的大圆霸道地牵了小圆的手,他们有了第一次牵手(他们外切了);不久以后,他们拥抱在一起;(他们是相交的位置),经过了父母的同意,大圆把小圆领会了自己的家,小圆怯生生的站在门口,(他们是内切的)认真地审视着这个她可能要生活一辈子的家,还有那两个笑容可掬的公公婆婆,慢慢地回到了院子里(这时他们是内含的);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小圆在心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这一辈子就非大圆不嫁了。又经过了一段时间,大圆小圆的父母选好一个黄道吉日,他们结为了百年之好,从此他们的心紧紧地重合在一起,(他们是同心圆)。顿时,教室里想起了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不言而喻,两圆的位置关系也就不难掌握了。)下课以后,一个平时不喜欢数学的女同学说:“我做梦也想不到,上数学课也会如此浪漫!我以后不会这么讨厌数学了。”

三、如何让学生“会说”,说得规范

在“敢说”“想说”的前提下,不是胡说一通即可。数学的解答过程虽然不是千遍一律,但是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即万变不离其宗:从已知出发,通过严密的推理论证,最后得到结果。其中的过程要求的是简洁明朗,有条理。思维比较清晰活跃的学生,往往能够找到比较简洁的方法,而思维比较混乱的同学,就是最后能够找到答案,结果也要搞的筋疲力尽,不难想像在当今的“快餐社会”会有多少学生心甘情愿这么做。所以,“敢说”和“想说”的情况下,要必须要“会说”。显然,要求要更高一筹。

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必须善于总结归纳数学课中的一些解题技巧。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已知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数形结合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华罗庚先生曾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例如,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无理数。因为从数的发展来看,以及学生的感知情况来看,以前学的整数(几个苹果等)和分数(一个半月饼等)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例子。那么无理数能否“看得见”呢?

“说得规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题的模型要明确

教学中帮助学生使用数学用语,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我会根据学生语言发展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教给学生一些常用句式(类似英语中的固定搭配),如说解题思路时,可以说:“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所以……”,“我先算……后算……”,“要求……也就是通过求……就可以了”等等,以此来训练学生说话的完整性,这样大大降低了说的难度,学生提高得很快。

如,学完多边形的内角和后,我问: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之后,剩下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顿时,学生的思维阀门被打开,有的说180°,有的说360°,有的说540°。。。最后由几个学生在讲台上完成了他们的讲解过程。当然需要画图加以说明。课堂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语言叙述规范

如学习了八年级的上册《轴对称》后,我们课本有这么一道题:语言(包括数学语言)叙述是表达解题形式的过程,是数学解题的重要环节。数学的符号语言是少不了的,因此,我们要求数学的解题过程应该突出数学的特征:能用符号表示的绝对不用文字来书学。另外,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还有,语言叙述必须规范。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言必有据。

要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并非在45分钟的课堂上就能见效的事。它需要我们教师挖掘各种有利因素,并将它持之以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能快乐地学数学、说数学。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说”出口才,“说”出胆量,“说”出本领,更“说”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