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下行制动时轿厢滑行距离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电梯下行制动时轿厢滑行距离的探讨

王田

(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宁波31532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电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一直以来,电梯进行下行制动检查项目,尤其是下行制动工况曳引检查时,轿厢的制动距离缺乏判定依据,行业内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的研究方法解得了电梯的下行制动距离,为下行制动工况曵引检查及下行制动试验是否符合要求提供了量化依据,确保电梯曳引能力和制动能力符合要求。

关键词:下行制动;曳引检查;制动距离

引言

制动器是电梯最为重要的安全部件,也是电梯使用中动作最频繁的部件,制动器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梯整机的安全性能。制动器正常工作时,主要保证在电梯停站后,保持轿厢处于静止状态,在电梯非正常运行时,使轿厢能够紧急制停。如果制动器存在安全隐患或失效,制动器就不能正常工作,轿厢无法紧急制停,后果不堪设想。

1电梯制动概述

电梯制动器是电梯系统运行中的重要设备与装置,其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双向推动的电梯制动器主要就是在通电过程中产生双向的电磁推理,保障刹车机构与电机旋转部分相脱离,在断电的时候电磁力则会消失,在外加制动弹簧压力的影响之下,就会形成失电制动类型的摩擦式制动器。此种类型的制动器具有结构紧凑、安装便捷、噪声低且振动小、电磁推力较大,动作灵敏的特征。在电梯处于静止状态的时候,曳引电动机以及电磁电梯制动器中的线圈中并没有电流通过,主要就是因为在电磁铁芯之间并没有吸引力,而在制动弹簧压力作用之下制动瓦块则就会抱紧制动轮,进而保证电机不旋转;在曳引电动机通电进行旋转的时候,制动电磁铁中的线圈则就会同时通上电流,这样电磁铁芯则就会迅速的磁化吸合,带动制动臂,在制动弹簧受作用力的影响之下,制动瓦块则就会张开,这样其就会与制动轮呈现完全脱离的状态,这样电梯就会运行;而在电梯轿厢到达目标位置的时候,曳引电动机就会失电,这样制动电磁铁中的线圈也会同时失电,在电磁铁芯中的磁力则就会迅速的消失,这样在制动弹簧的作用之下,电磁铁芯则就会通过制动臂复位,这样制动瓦块则就会再次的抱住制动轮,这样电梯则就会停止作业。

2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

2.1电气系统的原因

首先,在电台制动的抱闸过程中,抱闸的开关主要是由两个相对的接触器进行控制的,从一般情况下来看,控制工作还较为完善,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这两个接触器之间的触点是并联的,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若出现触点粘连的情况,就会导致电梯的制动失去实际的效应。而且,这两个接触器属于独立安装在电梯中的装置,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若电梯的电磁铁芯有一定的磁性,也会对电梯的制动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会出现抱闸力量不足的情况,进而产生电梯制动失效的情况。

2.2电梯制动器动力不足

对于电梯而言,制动功能的实现,必须具有足够的动力来源,当制动器的动力表现为不足时,极易发生制动失效问题。现实中电梯制动器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有:第一,外部环境如果表现为失电状态,电梯制动装置有关部件会有卡阻现象出现,因此制动器不能瞬间完成合闸动作,产生了失效的情况。另外,如果电梯的抱闸间隙螺栓调整的太紧密,也会引发抱闸力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制动失效的发生。第二,制动器本身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例如,制动器的铁芯在行程方面不够时,在伸缩功能将无法较好的完成动作,引起故障,从而产生制动失效。第三,电梯制动器的动力不足时,还表现为弹簧压力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当弹簧压力严重不均匀时,直接促使制动闸瓦出现受力不均的故障,进而演变为制动闸瓦的磨损并不一致,日常运行时就出现了制动失效的现象。

3制动减速度理论计算的条件

现实中,电梯曳引比最常见的是1:1和2:1,本文中对这两种曳引比的电梯的制动减速度进行计算。为简化计算,张紧装置及滑轮的质量、张紧装置的滑轮惯量的折算质量、轿厢和对重在井道上的摩擦力等均忽略不计,且当轿厢位于最低层站时,视为钢丝绳质量全部作用于轿厢侧,补偿装置质量全部作用于对重侧,随行电缆质量不作用于轿厢,忽略不计。各参数如下:m1—轿厢总质量(即轿厢质量与125%额定载重量之和);m2—对重质量;m3—曳引钢丝绳质量;m4—补偿装置重量(电梯无补偿装置时为零);a—轿厢加速度;v—轿厢速度;ω—曳引轮角速度;ε—曳引轮角加速度;f—当量摩擦系数;α—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需要注意的是,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应满足:

曳引比1:1时电梯的制动减速度电梯在底层下行制动,如图1所示,且同时符合:

解得:

曳引比2:1时电梯的制动减速度电梯在底层下行制动,如图2所示,且同时符合:

解得:

图1下行轿厢位于底层(曳引比1:1)

图2下行轿厢位于底层(曳引比2:1)

4电梯制动失效的检验对策

4.1重视电梯制动力检验处理

第一,上行制动工况曳引检查,在检验过程中,将电梯轿厢空载上行致行程上部时要切断电梯的电源,断开主开关,如果电梯无法正常的制动,则表明电梯制动力不足;第二,制动试验,在电梯轿厢中装载125%的额定荷载砝,然后将电梯自上而下的进行行驶,切断电动机和制动器供电,对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制动性进行检测分析,如果电梯制动性良好,可以及时的制动,则表明其并没有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第三,及时处理油污问题。要重视电梯转动轴以及抱闸的油污问题,清除其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老化等问题,进而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4.2制动力不足检验

电梯制动失效发生时,有50%的原因是制动力不足所导致的。为此,在今后的电梯检查、维护过程中,针对制动力的检验,必须作为核心工作来完成。建议今后的制动力检验,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完成:第一,选择空载的电梯进行停放,位置选择在一楼。之后将电梯运行到最顶层。在电梯整个运行过程中,当到中、上部时,切断电源,观察电梯的轿厢是否能有效制动停止。第二,将电梯直接运输到最顶层,之后再运行到一楼的位置。此时,电梯要125%倍数的核定载荷进行试验分析。当电梯运行到中部、下部的过程中,直接切断电源,观察电梯的轿厢是否能够正常的制动。检验员在两次的检验过程中,重点观察转动部件是否出现了卡阻的现象,倘若销钉有生锈的问题,或者是间隙调整螺栓特别紧,则进行相应的处理,必要时更换零部件。

4.3对机械类部件进行检验

为了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还需要加大对电梯安全性的管理。具体就是指,电梯使用单位需要对电梯制动器的性能进行及时的检验,并同时针对此检验,进而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定期检验。针对电梯极大可能性出现风险问题的零部件进行仔细检查,如对于销轴等部件,需要注意光滑性的检查,确保这些电梯所需部件更换的时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电梯使用需求也有所加大,乘梯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电梯安全性问题。电梯故障最为突显的便是制动失效问题,这要求相关人员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地改进电梯制动,全面防范失效问题的出现,进而达到电梯的稳步运行,维护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2]罗智菲.再议电梯制动试验时轿厢的最大滑行距离[J].中国电梯,2016,27(1):45-47.

[3]关金山.电梯紧急制动减速度的理论分析[J].中国电梯,2014,25(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