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比较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

张昆英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昆明6501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在梅毒检验之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检验的80例梅毒患者,全部患者都通过通过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研究组)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参照组)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的效果。结果:研究组Ⅰ期梅毒阳性的检出率与参照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检验之中应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时,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检验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比较高,具有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霉素螺旋体;血浆反应;诊断试验;梅毒检验

梅毒主要是通过梅毒的螺旋体发生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特点是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与症状比较多,临床诊断的难度比较大[1]。现阶段,临床常用诊断方式为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两种,前者是明胶颗粒的凝聚试验/TPPA,后者是梅毒血液反应素的迅速诊断试验/RPR与甲苯胺红未加热血清的试验/TRUST,并且各种方法梅毒检验敏感度存在差异。本文以2015年09月-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检验的80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在梅毒检验之中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临床的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09月-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检验的80例梅毒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段在20-56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2.16)岁;40例为Ⅰ期梅毒、28例为Ⅱ期梅毒、12例为潜伏期的梅毒。全部患者都通过通过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研究组)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参照组)进行检验。两组患者常规资料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可继续下文的对比。

1.2检验的方法

在清晨提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毫升,进行常规的离心,每分钟转3000r,实际离心时间为10分钟,并及时送检,实施TPPA与RPR的试验。

研究组通过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进行检验,设计敏胶颗粒的试剂,生产于北京中西远大科技的有限公司;参照组使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试验进行检验,所用试剂来源于日本富士瑞比的欧株式会社,操作过程要严格遵照说明书进行。

1.3观察的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试验的结果;分析TPPA试验的阳性检出率、Ⅰ期的梅毒RPR和病程之间的关系。

1.4数据统计方式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来统计与分析,通过()来表示,在两组样本数据比较时,通过t进行检验;文中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来表示,如果P值在0.05以内,代表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试验的结果

研究组Ⅰ期梅毒中检出了36例(90.00%)呈阳性、Ⅱ期梅毒中检出了28例(100.00%)呈阳性、潜伏期检出12例(100.00%)呈阳性,参照组中Ⅰ期梅毒中检出了25例(62.50%)呈阳性、Ⅱ期梅毒中检出了28例(100.00%)呈阳性、潜伏期检出12例(100.00%)呈阳性。研究组Ⅰ期梅毒阳性的检出率与参照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2.2分析TPPA试验的阳性检出率、Ⅰ期的梅毒RPR和病程之间的关系

6例患者Ⅰ期的梅毒病程为1-4d,研究组检出了4例(4/6=66.67%)Ⅰ期梅毒呈阳性,参照组检出了1例(1/6=16.67%),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相关的意义,P<0.05;18例患者Ⅰ期的梅毒病程为5-10d,研究组检出了15例(15/18=83.33%)Ⅰ期梅毒呈阳性,参照组检出了8例(8/18=44.44%),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相关的意义,P<0.05;26例患者Ⅰ期的梅毒病程为超过了10d,研究组检出了26例(26/26=100.00%)Ⅰ期梅毒呈阳性,参照组检出了26例(26/26=100.007%),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相关的意义,P>0.05。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如果人体感染梅毒的螺旋体十五天就能够检查到抗体,主要包含非特异性的抗体与特异性的抗体,换句话说,临床检验梅毒主要包含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抗体试验两种。较为常用特异性类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是TPPA,这种试验特异性与准确率比较高,是公认梅毒检验关键性方式[2]。但由于这种方式容易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所以对操作医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并且TPPA的试验需要花费高额费用,基层医院与普通家庭都不会使用。而RPR属于非特异性的试验主要手段,临床实践与相关研究表明,这种方式梅毒检验的漏诊率比较高与假阳性的检出率高,不建议用来检验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杨安芳[3]等人经过试验研究得出,在进行梅毒检验时,TPPA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酶联免疫的吸附实验/ELISA与TRUST,检出率以此是98.00%、92.00%与86.00%。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Ⅰ期梅毒阳性的检出率与参照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6例患者Ⅰ期的梅毒病程为1-4d,研究组检出了4例(4/6=66.67%)Ⅰ期梅毒呈阳性,参照组检出了1例(1/6=16.67%),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相关的意义,P<0.05;18例患者Ⅰ期的梅毒病程为5-10d,研究组检出了15例(15/18=83.33%)Ⅰ期梅毒呈阳性,参照组检出了8例(8/18=44.44%),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相关的意义,P<0.05。

综上,在梅毒检验之中应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时,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检验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比较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家权,洪敏,林永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05):738-740.

[2]邵春燕,王海平,卓海龙.化学发光法检测输血前梅毒特异性抗体复查策略的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01):46-48.

[3]张梅皇.TRUST、TP-RT、TPPA三种方法在县级皮肤病防治机构梅毒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5(04):54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