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

周文可

盐道街中学2014级5班610021

摘要:本文围绕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现状、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分类、生物制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拙见,希望能够对将来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建议。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基因;疾病

生物技术制药指的是通过DNA重组技术以及一些其他生物技术来研发并制造治疗型药物。生物技术药物作为生物经济的核心载体,可以治疗很多难以治愈的疾病,为人类创造更大的福音。目前所研发的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细胞团子、重组蛋白质药物、抗体以及疫苗等,在治疗哮喘、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并已经应用至临床医学中,为我国制药工业创造了历史性的革新。

一、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现状

1.肿瘤

根据相关医学数据表明,全球因肿瘤而死亡的人数占据最高比例。就拿美国举例说明,平均每年可以诊断出一百万名患有肿瘤的患者,致死率高达百分之五十。此外,美国针对肿瘤的拨款费用高达1020亿元美金。肿瘤是机体在受到各方面致癌因素影响下,使局部组织细胞因子丧失正常分化能力所导致的疾病,它的病理十分复杂,现阶段全球医学界在治疗肿瘤时仅仅依靠诊断和化疗等方式进行。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研发出各类抗肿瘤生物药品,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来缓解肿瘤的生长,使用导向Ⅱ-2受体的融合美素来对抗CTCL肿瘤等。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可以用来对抗肿瘤血管的生长,防止肿瘤细胞进一步分化或转移。这种抑制剂已经投入临床试验阶段当中,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光谱抗肿瘤的治疗方式之一。

2.神经系统性疾病

性疾病包括老年痴呆症、脑中风以及帕金斯等几类疾病。现阶段,我国生物制药研究人员已经开始针对这一类疾病进行生物技术药品的研制,针对胰岛素生长因子进行临床性试验,结合神经生长因子与脑源神经营养因子对人体末梢神经验与肌肉萎缩等疾病进行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充分表明了这种治疗手段具有良好的效果与意义。

3.人体自身疫性疾病

随着社会与科学的不断进步,很多在以前没能够发现的疾病不断被人类挖掘出来,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这些疾病对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哮喘这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现阶段,全球医学界都在针对这一疾病研发各类生物技术药品,试图通过生物制药技术来破解这个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有些研究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4.冠心病

对于人们来说,冠心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特别是对于年长的老人来说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在我国,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冠心病而死亡,正是这一严峻的现状,更加刺激了生物制药技术在此方面的发展。CentocorsRe一opro公司把克隆抗体技术导入至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大大缓解了心绞痛及心脏功能损伤等症状发病率,这充分验证了抗冠心病生物药物的疗效。随着医学领域基因组的建立以及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基因治疗技术也慢慢向商业轨道上迈进,为后续的冠心病治疗做好了充分的铺垫。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不少研究学者也逐渐将该技术导入至转基因动植物中,通过转基因动物的细胞因子来实现担保酶抑制剂的生产,从而达到肺气肿病症的治疗目的,目前该研究已经进展到第2期和第3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分类

一级结构和天然产物保持高度一致的药物被称作第一代重组药物,而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产生的非自然存在重组药物则称作第二代生物技术药物。自从一九八二年首次推出人胰岛素以来,第一代多肽及蛋白质治疗剂被逐渐淘汰,并由第二代生物技术药物所取代。

1.重组蛋白质与重组多肽类药物

这种药物是通过DNA重组技术来实现的,将重组对象的基因导入载体进行拼接后,转移至新的宿主细胞中,形成工程菌,对遗传物质进行重新组合,并促使目的基因在工程菌范围内不断地被复制表达,最终对表达目的的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形成新的药物制剂,也就是所谓的重组多肽及蛋白质药物。

2.重组DNA类药物

重组DNA药物是至向靶细胞或者组织中导入外源基因或片段,通过这一方式来实现缺失基因的补偿或纠正目的;强行干扰或关闭表达异常状态下的基因;对基因进行刺激从而产生所需要的抗体,最后实现疾病预防或治疗的目的。

三、生物制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不断落幕,各种基因组的衍生研究也相继发起,例如功能基因组以及蛋白质组等,这些研究为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我国对于生物制药技术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并将它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以发展生物制药技术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软化的进程。

我国在生物科学领域上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现代化模式,传统的单一领域发展模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多方领域结合的发展的现状,这种多技术整合的发展模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有关基因方面的生物技术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多,促进了我国生物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这些发展又推动了各种新型生物药物的诞生,可以说是推动我国科研工作深入发展巨大动力。另外,生物制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诸多,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及处理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加入多技术协和问题解决方式,进一步促进新型生物药剂推向市场。

我国对于生物制药技术不能一直停留在单一化方向上,以往的单一化研究并不能有效适应现阶段我国对于生物技术药品的需求。另外,企业若想在技术方面得到实质性突破,就必须保持学习和创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处理问题。

四、结束语

医学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而医学进步又是提升人类生存能力的重要条件,人类一切活动都要以健康的身体为前提,因此医学进步是人类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大环境中,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所肩负的责任无比艰巨,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观的业绩,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较为稳定,这就需要我国生物制药领域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创新和突破,为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创造更多的奇迹。

参考文献:

[l]胡显文,陈惠鹏,汤仲明.美国、欧盟和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比较[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26(2).

[2]彭俊文,蒋铭敏.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现状及前景[J].生物技术通讯,2008.

[3]徐建国.世界制造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2004一2005〔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53一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