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护理干预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观察

邓萍

邓萍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病房117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加强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的实用价值,观察护理对受术者心理、生理的影响,建立无痛人工流产术护理干预规范。方法将20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试验组(n=100)。对照组孕妇按常规护理进行术前准备和手术,试验组于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地榆对照组(P<0.01)。结论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术前焦虑、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无痛人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223-01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自2008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全部年龄20~45岁,ASAI级,妊周<12周,HCG检查阳性,无人工流产手术及麻醉禁忌症。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与试验组(n=100)。

1.2麻醉方法两组均常规术前禁食、禁水6h,入室前排空膀胱,入室后患者取截石位,面罩吸氧,常规检测心电图、血压、心率、呼吸、氧分压,开放静脉通路。经静脉注入异丙酚2~2.5mg/kg,患者在用药后1min内进行麻醉状态,开始手术,术中适时酌情追加用药,手毕10~15min患者清醒,休息1小时无不良反应者离院。

1.3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包括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手术前、术中后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由手术组医护人员组成。①术前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理论指导下,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指向性预期目标的变化[1]。但女性患者[3-4]大多腼腆,保守,初次进行人工流产手术者多是为了工作与学习的需要而流产,他们害怕手术疼痛而表现出焦躁、忧愁、恐惧的心理;婚外受孕者多有自责、悔恨、羞愧的心理,多次进行人流手术者担心手术对今后生育的影响和术后身体的恢复,对手术、麻醉要求高,由于这些个体差异,受术者们心情均表现不同形式的紧张、焦虑和担忧,焦虑是一种与不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关的忧虑和不良预感,它使人感到不安和不适[2]。所以在签署手术、麻醉同意书时,针对各种不同人群进行不同个体的心理干预,干预内容深入浅出,实事求是。并告知术中护士全程陪伴身边,手术是在确保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②术中生理干预:指导患者闭嘴,缓慢深呼吸,听音乐,放松肛门、盆底肌肉、大腿及全身放松训练。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音刺激,静脉注射选择前臂较粗静脉,减轻乳剂刺激注射痛,冲洗液水温保持38~40℃,消毒与放窥阴器前口头告知,减轻受术者的恐惧感。手术操作稳、准、快,动作轻柔娴熟,减少疼痛等伤害性刺激,整个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支持③恢复期健康指导:手术结束时,温水擦净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协助穿好内裤,盖好被单,需在观察室休息1-2h,观察患者腹痛,阴道出血的情况。待患者麻醉苏醒时,告之其手术很顺利。并交代麻醉及术后注意事项,嘱患者术后2h内不能独自下床活动,防止发生意外。

1.4.1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前30分钟及手术开始后每5分钟由专人记录患者的血压、心律、呼吸、氧分压等生命体征指标。

1.4.2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术前30分钟根据患者症状做等级评分,术毕由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术后的主观症状完成术后自评。

1.4.3患者术中情况观察记录两组病例丙泊酚诱导量、追加量、总量,麻醉效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如呼吸抑制、躁动、术后寒战。

2结果

2.1一般情况两组平均年龄、体重、停经时间、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显著(均P>0.05)。

2.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与麻醉药用量的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与丙泊酚用量的比较(-x±s)

组别例数SAS评分(分)麻醉药用量(mg)

干预前干预后诱导量追加量总量

对照组10047.92±8.2445.28±7.14151.32±5.525.23±1.21203.41±3.36

观察组10047.87±7.5237.35±5.28**136.41±3.65*3.69±1.11*170.32±2.64*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两组麻醉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两组麻醉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麻醉效果并发症总计

优良差呼吸抑制躁动注射痛

对照组100855012231146

观察组10098*20104*1024*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应激反应是集体收到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以交感圣经兴奋和丘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是生物体具有的正常反应,但应激过强或过弱均称为病理应激,对机体造成伤害。手术无论大小,其本身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事件,术前的焦虑和恐惧,术中扩宫、吸宫和刮宫等强烈刺激引起的疼痛均可产生应激反应,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内环境的紊乱,严重影响患者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6]。

4结论

随着护理领域的深入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人流手术焦虑程度较高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麻醉药物异丙酚诱导量、追加量及用药总量减少、并发症降低,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应激反应影响麻醉效果,增加麻醉药用量,延长手术和患者苏醒时间,增加麻醉并发症的风险。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生理支持,减轻或避免生理变化和心理创伤,协同麻醉药效的发挥,加强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了对无痛人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充分调动患者的主管能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必要性,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1.

[2]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10.

[3]妇科疾病就诊心理因素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