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

邓益平

武胜县中医医院放射科四川广安638400

摘要:目的研究对胸腰椎骨折采用不同诊断方式的临床准确性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胸腰椎骨折病患,分别实施X线诊断以及CT影像诊断。对比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符合程度差异性。结果采用X线诊断下各种骨折分型均存在误诊情况,而CT诊断下与手术结果完全符合。影像学特点对比下,两种诊断方式在椎管狭窄、椎体高度减低、椎体后凸成角、附件骨折4方面,诊断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临床诊断胸腰椎骨折相对而言CT诊断准确性更高,可通过联合诊断保障诊断有效性。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CT诊断;X线诊断

胸腰椎骨折指的是椎体在强大外力作用下出现后缘中板粉碎情况,属于严重外伤,会受到脊柱稳定性、椎管狭窄、骨折位置、脊髓损伤程度等因素影响[1]。临床多采用影像扫描方式了解患者骨折位置的椎间隙形态、脊柱排列情况以及脊柱曲度[2]。本文通过对比观察了对胸腰椎骨折采用X线扫描以及CT扫描两种诊断方式下的结果差异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8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线平片诊断、CT平扫联合三维和多平面方式进行诊断。研究对象中男50例,女28例;年龄范围在19-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3±12.15)岁;其中交通事故28例、高处坠落40例、重物砸伤10例。

1.2一般方法

首先实现X线检查,选择X线摄影机,在患者胸腰椎正侧位进行扫描。若患者病情复杂或存在个人要求则加斜位片。

之后实施CT扫描,令患者处于仰卧状态,扫描损伤水平内的椎体,确保椎管垂直于扫描平面。将层厚设定在2mm至5mm之间,对软组织窗以及骨窗进行图像重建,厚度大约1mm。实施轴位图像扫描,形成三维图像或二维图像,实施多平面重建。

1.3观察指标[3]

以手术治疗最终结果为金标准,判断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胸腰椎骨折临床分型对比

将骨折临床分型分类为单纯屈曲压缩型、爆裂型、安全带型、骨折脱位型,比较在两种诊断方式下准确度差异,具体见表1.

3讨论

胸腰椎骨折大多由于外力击打造成,对患者胸腰椎骨质产生破坏性且表现出连续性特征,临床属于脊柱损伤类型[4]。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首先应明确骨折位置、骨折程度以及潜在损伤,由于强大外力影响,患者可能存在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X线诊断在经济性上具有明显优势,也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但在检查附件骨折上存在较高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这是由于X线检查下受累椎管在影像显示上并不清晰[5]。CT扫描诊断则可清晰显示骨折细节,通过冠状及矢状图像重建,令诊断医师了解患者脊柱椎管移位、椎体压缩、骨折线以及脊柱纵向排列情况,并显示周围软组织是否存在硬膜外血肿、椎间盘突出等。另外,CT可显示出X线诊断中无法实现的爆裂性骨折及高密度水肿导致的椎板骨折情况,因此在影像资料上更具价值性。

根据本次临床比较,手术金标准下患者胸腰椎骨折临床分型如下12例单纯屈曲压缩型、30例爆裂型、14例安全带型、22例骨折脱位型。采用CT诊断下,所有临床分型均准确诊出。采用X线诊断下,单纯屈曲压缩型诊出17例,误诊5例;爆裂型诊出27例,漏诊3例;安全带型诊出17例,误诊3例;骨折脱位型诊出17例,漏诊5例。影像学特点方面,CT诊断与X线诊断下在椎管狭窄、椎体高度减低、椎体后凸成角、附件骨折4方面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在椎体骨折线、椎弓根、椎板骨折、椎弓根间距举增宽3方面存在差异但并未达到显著程度。

由此可见,当患者发生胸腰椎骨折后,若单纯采用X线诊断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患者骨折临床分型。可联合使用CT扫描方式了解骨折部位及周围软组织状况,术前大致判断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切实影像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平.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J].影像技术,2015,v.27;No.12906:26-27.

[2]陈勇华,刘稳棠.研究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v.1602:180-181.

[3]曹建龙.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v.1406:55-56.

[4]刘文华,王兢,王志刚.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应用探讨[J].新疆医学,2016,v.4603:336-337.

[5]吴晓琼,沈长青.多层螺旋CT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v.15;No.8903:125-12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