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浅谈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王仁香

山东省招远市张星镇张星学校265403

随着德育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要。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小学所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围绕思维严谨、理性精神、爱国主义、数学审美四个德育范畴,合理进行德育渗透。

一、思维严谨

通过习题演算、命题验证、逻辑推理、例题示范方式,使学生掌握逻辑归纳与演绎、命题求证与论证、思维严谨与流畅的思维品质;通过例题的演示,培养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形成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与表达能力,自觉学会尊重并运用定理、公理、公式、法则、规则、口诀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养成做事条理分明、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个性品质。

例如:学习《秒的认识》时通过课件认识1秒,接着感受1秒有多长,加深了对1秒的体验。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让学生看着钟面秒针的走动点头、拍手、数数,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能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体验了1秒的长短。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学生明确了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非常大,正是有那么多的“秒”才构成了时间长河,使学生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教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也激情澎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祖国而骄傲,在教学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探究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坚持己见,不人云亦云,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理性精神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思考、分析等探究活动,独立思考,坚持己见,不人云亦云,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统计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初步感受数据分析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言必有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通过拼组图形、设计图案、利用教具动手搭建不同的几何体、利用多媒体演示几何体的各种组合、学生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例如《植树问题》设计的“经历过程,一一对应中建立模型”的环节,初步感知不同栽法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出示:学校门前有一条长20米的小路,计划在小路的一旁植树,每5米栽一棵,需要多少棵树苗?(1)读题理解题意。(2)合作探究:画一画,算一算。(3)展示交流,分类讨论。栽法一:两端都栽,需要5棵树苗。栽法二:一端不栽,需要4棵树苗。栽法三:两端都不栽,需要3棵树苗。(4)回顾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总结:借助画图,把数与形结合起来,问题就简单清楚了,我们就很容易发现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了,这种方法就叫数形结合。这一环节中,充分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在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交流,使学生学会了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在规范操作中进行有效的思考和表达,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美。教学中多处设计了质疑环节,在相互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数学审美

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能力的应用,引导中小学生体会数学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正反、虚实、上下、对立、对称、构造等美学元素,学会感悟、创造、表达数学所独具的数学美,使数学学科成为学生追求真善美、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资源。比如,学习《分数》时,教师创设问题:请用你喜欢的图形或符号表示一半。有的同学用图形,有的同学用数字。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一半,都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学生创造出了不同的表示方法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能力的应用,学会感悟、创造、表达数学所独具的数学美,使数学学科成为学生追求真善美、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资源,体现了数学审美。当平均分的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时,就自然引出了分数。这个过程力求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从整数到分数,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站在数系的角度引出分数,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展其思维空间。发散思维主要以数形之间的直观想象、探索过程中的合情推理、从有限到无限的形式模拟、数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猜测等思维形式为代表。特别是数学中数与形的完美统一——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发挥自己思维上的主观能动性,都是很有作用的,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也是数字大家庭的一员,它和整数一样也是一个表示物体“多”和“少”的数,将分数纳入到整个数概念知识体系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全面、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爱国主义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还应担负起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新大纲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通过有关数学史料,可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了解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利用教材中具体生动、有时代感、有说服力的素材,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学好数学的积极态度。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圆的周长”有关的练习,就有好多可以渗透爱国教育的练习。如:北京天坛公园的祈年殿是个底面直径24.2米的圆形大殿。它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环绕祈年殿的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水磨转围墙,它内圆的半径是32.5米。回音壁内圆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我在给学生做这道练习时向学生渗透了两个方面的教育:其一,向学生介绍1500年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有关事迹,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数的人,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其二,我向学生介绍颐和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教育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在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宣传它、保护它。

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把“数学核心素养”和“德育一体化”两方面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常态化教学,用实例讲解,进一步深化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和德育一体化内容的理解,促进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