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进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进展探究

巫戈力

曲靖市麒麟区煤炭工业局

摘要:煤炭开采既能实现人们对矿产资源的供应需求,还导致了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导致一些土地成了塌陷区,严重影响生态平衡,且引起了后续的社会问题。如今,一些专家学者也在考虑如何进行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项目,目前逐渐成熟的技术包括土壤基质改良、植被生物恢复、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实际应用等。这篇文章就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的主旨、方向、要求、基础知识和技术体系做了一定评述,并分析出今后研究的关键点在于发展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以新型生态农业为战略目标开展生态恢复项目。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探究

前言

煤炭在我国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能源消费构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较多成分,在引导其它领域的发展进步期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一些环境问题,尤其是矿区开采导致的土地沉陷情况和生态破坏。在采煤产业的不断更新发展下,采煤区导致的矿区塌陷情况不断加剧,采煤塌陷导致的煤矿塌陷区的生态情况或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乃至整个景观出现外部不协调的情况。由文献资料分析得出其破坏的土地资源,植被情况,地下水资源及居民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一、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的方式

这几年来,因某些地方政府和机构秉承“先利用环境促经济,再通过经济效益来调整完善生态环境的治理”的落后理念,没有意识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同等重要,所以矿业利润通常是如数上交给财政部门,全然没有剩余资金用以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由于长久的挖掘,浅部位置的储存量逐渐减少,不能实现开采目标,煤炭开采就开始着重研究深层的挖掘方式,其中的缓倾斜厚形式的煤矿开发工艺和减慢斜薄形式的煤层工艺,使用较多,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导致塌陷面积不断扩大。当前国内煤炭资源的开采通常实施人工操作,人工煤炭开采量占93%,通常采用的矿产方法一般是长壁式,这种方法引起岩层不稳、变形、脱离以及地表位置坍塌。

我国的复垦率低于10%,而国外的土地复垦率远不止50%,这其中的差距,更多的体现在森林植被的恢复情况。如今我国煤炭开采量不断增加,森林植被减少情况与生态破坏情况逐渐严重,所以采煤塌陷区都要由其具体情况实施生态恢复,一定要实现恢复程度的要求。通过这些年来的实际经验归纳出其恢复方式通常有:新帐采煤塌陷区应重视煤矿开采期间的恢复情况,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发展不断延伸;旧账采煤塌陷区要重视已存在的的毁损情况,分析出治理的市场主体实施恢复。

从生态恢复方面考虑,旧账采煤塌陷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亦或是全部景观引起的外部不合理性的破坏程度体现在:很多大规模的国有企业,山西省平朔矿区土地复垦率只有40%。从生态恢复方面考虑,旧账采煤塌陷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亦或是全部景观引起的外部不合理性的破坏程度体现在:煤炭开采量不断增多,森林植被减少与生态环境恶化等情况逐渐严重;矿产开采为林业及生态建设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问题。

二、强化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的途径

在煤层质量较差或构造复杂的矿井,可以实施条带式开采方法,进一步降低地表的塌陷程度,把地表压力降到最低。对于特厚材质的煤层则需要采用水砂填充的方式减缓地表塌陷程度。虽然这个措施需要加大设备投放,以及生产设备的投放,使得煤矿开采经费变大,但是对地表还是保护性较强。

不管是旧账采煤塌陷区的出现还是新账采煤塌陷区的出现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亦或是全部景观所导致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采煤塌陷区都有结合对应的影响实施生态环境恢复,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工作应满足相关恢复程度要求。新帐采煤塌陷区应重视煤矿开采期间的恢复情况,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发展不断延伸;旧账采煤塌陷区要重视已存在的的毁损情况,分析出治理的市场主体实施恢复。

三、采煤塌陷区恢复生态的应该具备的条件

如今生态修复的措施通常有开展工程复垦技术、复垦综合示范工程技术与土地开发恢复技术,这些都是促进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的重要基础因素。

并且,各项法律法规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保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结合《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矿产资源开发补偿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妥善处理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与复垦等问题要求;结合《土地复垦条例》,完善处理了土地复垦问题。利用“排污费征收使用”的环境经济措施,科学处理了矿山环境问题;结合“矿产资源补偿费”,进一步落实了矿产资源开发征收资源补偿费;结合“矿山环境改善及恢复保证金”制度,规定了采矿权人对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要负的责任,极大地避免了新矿山以及其他小型矿山的兴起。

四、采煤塌陷区生态重建的对策

我们都明白,生态系统通常有自然生态体系和人工生态体系两种,其中自然生态体系是在许多年的自然累积下形成的,它对利用大自然环境、自然净化方面的作用是人工生态体系无法比拟的。利用参考资料以及深入实地勘测,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采煤塌陷区的生态重建以下几点考虑:

4.1能对塌陷地地带某些区域进行微调,恢复耕种

因矿井开采后会导致地面出现下沉情况,而某部分下沉的程度较浅,往往不会超过地下潜水位,如此就能确保地表植物免受地下水侵袭,所以在进行微调之后,并配置必要的灌溉设施后就能恢复耕种措施。或者利用固体废物充填法,能够把煤矿生产期间引起的副产品矸石、电厂燃烧的废渣及生活垃圾等,作为沉陷地填充物。煤炭资源的大力开采导致的废石垃圾,通常有矿井开采岩巷产生的矸石和原始煤层洗选期间的洗矸。当前我国存在这种大小规模的矸石有无数座,会产生过多的烟尘污染,极大制约了煤矿区域的发展。其中这些矸石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部分地区的矸石中还含有放射性元素,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和附近水源的安全质量。最佳做法就是:先把沉陷区存在的熟土层和生土层分类堆放,再利用煤矸石、灰渣或生活垃圾对塌陷区全面填充并预留一定位置,最后把熟土层和生土层依次填充在表层,待平整深犁后为民提供耕田。

4.2建设生态农场

生态农场的开展也是用来恢复采煤沉陷区的关键措施之一,结合实际情况,在对应的塌陷区落实这种方法。像唐山古冶区范各庄地区的采煤塌陷区就是利用这种措施。该塌陷区在发展生态农业养殖场之前,相关部门早就已经关注起对该区域生态环境进行的重建工作,利用挖深垫浅、平整土地等措施建造养鱼池、养猪场等设施,并种植水稻、培育大豆等农作物,栽种果树牧草等,建造了一个以食物链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养殖场。

五、结论

为了确保采煤沉陷区始终保持开发潜力,景观恢复项目要把握生态领域的舒适性,还要重视塌陷区的恢复使用。新煤矿沉陷区,我们要制定针对性具体的措施,逐渐开发出资源的潜在价值,在沉陷区上施工发展,全面发挥土地资源作用,极大提高土地生产力。合理规划使用土地、水等资源,恢复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情况,延伸沉陷区各个生产经营途径,改善沉陷区人们的就业情况、居住环境、增收等国计民生问题,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飞.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9,(4):612-613

[2]卞正富,翟广忠.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3]殷作如,等.开滦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途径[J].矿山测量,2003,(9):21~24

[4]龙花楼.采矿迹地景观生态重建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4):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