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三十例临床分析

/ 1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三十例临床分析

王佳(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儿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三十例临床分析

王佳(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儿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5-0250-01

我科自2006年5月到2009年五月共收治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脑炎108例,现将其中资料完整48例作一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14岁,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

1.2临床表现

1.2.1前驱症状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者28例。肠炎症患者10例,突发起病10例。

1.2.2发热48例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发热,最高可达40.2摄氏度。

1.2.3主要神经系统表现以惊厥,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脑质弥漫性损害为主要表现者31例,以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或局灶性癫痫为主要表现者17例.

1.2.4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正常或偏低,脑脊液外观均清亮,白细胞数正常或略高,最高为9.8×10⑥/L,蛋白质含量正常或偏高,最高650mg/L,糖和氯化物正常,脑脊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1.2.5脑电地形图48例病毒性脑炎儿脑电图异常率82.2%,脑电地形图异常率90.7%,其中呈a功率值降低,a功率值增高11例,呈a功率值降低伴局灶性a增高9例,呈局灶性高a功率区18例,其中10例脑电图正常,局灶性改变多位于枕,顶,额区,随着病情渐好转,脑电地形图逐渐恢复,其恢复时间与a功率值有关,a值越高恢复时间越长。

1.2.6头颅CT本组病例头颅CT异常率67.9%,其中2例表现为弥漫性低密度改变,17例表现为局灶性低密度影,多位于顶,枕,额区。

1.3治疗和转归入院后给予降颅压,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愈47例,好转6例,死亡1例。

2讨论

目前病毒性脑炎病原学检查尚未普及,临床诊断主要依据诊断,体征,脑脊液,脑电地形图及头颅CT①。

本文48例病毒性脑炎其脑电地形图异常率较脑电图异常较高,脑电地形图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a功率值增高,并有a功率值下降。脑电地形图异常表现不仅与临床类型有关,且其异常程度与病程平行关系,随着病情的恢复,脑电地形图的异常表现逐渐恢复。a功率值愈高,恢复时间愈长。由此看来脑电地形图较脑电图更能形象准确的反应脑电功能变化,对损害的范围和程度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头颅CT主要表现为局灶性不规则密度减低影,可出现在单侧或双侧,病情严重者呈弥漫性密度减低,灰白质均受累。本文CT异常率67.9%阳性率的高低与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有关,CT所示病变广泛,临床表现重,多呈昏迷或惊厥持续状态。

CT示局灶性改变者,临床表现轻,恢复也快。说明CT所见与临床症状有一定平行关系②。头颅CT不仅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且在定性,定位及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临床观察表明:脑水肿高峰期多在发病后7天左右,因此CT检查不宜过早,最好在病后7-10天。

本文脑电地形图异常率高于头颅CT异常率,在CT未能显示病灶前,脑电地形图则可显示脑功能定位。因此脑电地形图能在早期对脑功能损害作出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