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视角下产品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产业升级视角下产品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陶玉

山东省莱芜市标准经济质量强市办公室山东省莱芜市271199

摘要:产业升级是沿着怎样的路径实现的?这个问题是产业升级文献中讨论比较多的研究内容之一。从相关文献研究思路上看,沿价值链的产业升级路径是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一种主张。不过,价值链的产业升级路径不论理论逻辑的严谨性,还是对实践的适用性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就产业升级视角下产品质量提升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产业升级;产品质量;提升路径;分析

引言:2012年国务院颁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引发了产业变革,正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仅从需求的角度着手促进消费、提振经济已经很难有所突破。

1.沿价值链的产业升级路径的几点质疑

1.1沿价值链的产业升级路径及其影响

价值链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学者Gereffi提出,嵌入全球生产链条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按照“委托加工—自主设计制造—品牌生产—链条转换”这样一条路径实现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Kaplinsky和Morris把沿价值链的产业升级路径进一步归纳为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他们认为虽然这四种升级路径在发生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并不是绝对的,但通常会按既定的顺序发生。价值链理论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出现了很多相关研究文献。Kilduff和Priestland在对纺织业进行分阶段研究时,提出各阶段生产能力的变化是按照“手工生产—代工方式生产大宗货—代工方式生产中档产品—代工方式生产高档产品—原创设计和品牌的市场化”这样一条路径来升级的。

1.2价值链升级理论的缺陷

首先,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这几类升级路径的区分并不具有内在一致性。对于通过外购先进生产设备实现技术进步的后发国家来说这个问题更加明显。通常,后发国家的企业不管是出于工艺升级还是产品升级的目的,引进技术或设备都是最为便捷的途径,而外购的更先进设备能够同时提升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档次。为了改进生产工艺而引进的设备客观上也使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为了升级产品而引进的技术设备也会彻底改善生产工艺,所以事实上在后发国家发生的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是难以明确区分的。不仅如此,以将附加价值较低的制造环节分离出去,只集中于研发和市场开拓业务为特征的功能升级,其成功实施的要点仍在于不断地推出新的、更好的产品。

其次,格雷菲等提出的这条路径是以服装业为例得出的,是典型的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模式。而服装业是至今仍保持其劳动密集型特点的少数产业之一,以它为典型案例得出的升级路径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比如与它关系非常密切、以至经常被混同在一起的纺织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升级为资本密集型行业了。在中国也于2005年转变成了资本密集型行业。按照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观点,在这种资本密集型行业采用合同制的委托加工方式,会由于存在资产专用性和机会主义风险而难以实行,最终的结果将是一体化并自行生产,因此,至少功能升级这条路径是不适用于它的。

2.质量提升的路径安排

2.1树立正确的质量文化观念

2.1.1从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质量文化的营养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传统。我们的民族文化深厚而广博,为我们树立质量观提供了文化土壤。如《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对其总结为“尽已为人”和“推己及人”的忠恕思想(P39),强调两个方面:第一,尽自己所能为他人服务,尽力把事情做好;第二,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如果人人都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便可以做到自觉自律地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正是质量文化在道德层面所提倡的,也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境界。

2.1.2以现代工业文明的要求树立正确的质量文化观念

现代工业文明有其显著的特点,即很强的科学精神、明确的责任归属、完整的规章制度。因此,质量文化的构建就必须遵循这些要求。首先,从科学精神来看,它要求有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并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贯穿始终。因此在质量文化的建构上也要求具有其科学属性,把科学精神注入到质量文化中。第二,从明确的责任归属来看,现代工业文明要求责任明确,不推委、不逃避,勇于承担,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赏罚,以此起到激励作用。因此在质量文化的建构上也要求有明确的质量责任,每个工作人员有明确的工作内容,以此界定责任的归属,并施以奖惩。

2.2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

2.2.1从企业角度,开展质量管理实践活动

质量文化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体现,最后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展示出来。质量的实践活动是过程性的,而产品和服务就是这个过程的结果。结果的好坏,不在结果本身,而在于过程。所以,质量的实践活动就要力求科学合理。据统计,我国现行的质量管理实践有25项,包括了质量体系认证、持续改进和创新、员工培训、零缺陷、5S、精益生产、柔性生产等。无论是哪种质量实践,都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质量管理科学方法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以美国数据统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通常包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正交试验等,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把分析的结果通过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和其他形式的图表表现出来。

2.2.2从国家层面,以质量大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伴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也随之而来,它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因此“大数据”的收集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有关部门的数据,如商检局、工商局、海关、税务局、工业部、农业部、建设部、环境监管部门等与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有关的数据都应在收集范围之内。第二,有关企业的数据,包括所有企业的基本信息、商品编码、从原料到生产过程再到进入流通环节的质量过程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任何一种进入市场的产品都有其源头可查,并可跟踪其生产过程。

总结:总之,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才能有效调整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避免陷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只有提倡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的协调发展,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最后通过宏观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打造良好质量环境,构建质量诚信体系,才能达到质量水平的总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金璇.产品空间视角下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6):48-54.

[2]郭将,赵景艳.产品空间结构视角下的产业升级研究——以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37(02):204-209.

[3]张舒.产业升级路径:产品质量阶梯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4(10):41-47.

[4]邵安菊.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上海制造业价值链重构与产业升级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3(04):106-109.

[5]许敏兰,罗建兵.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的产业升级——基于中国玩具出口的经验研究[J].财经论丛,2008(05):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