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误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误区

包丰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到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科学设计教学目标,能有效地保障教学效果(包丰,2010)。《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下文简称为《标准》)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时,要挖掘教学内容的多元利用价值,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方面素养考虑,确定具体明确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可行的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笔者在近几年的一些评课活动中发现,一些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偏离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出现了一些误区。笔者就这些误区,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1.教学目标主体错位

【案例一】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WithEnglish)8AUnit2教学目标设计

教师对生词教学的目标设计是:1)教会学生读新单词;2)纠正学生错误发音,来巩固单词教学。

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观。如果教学目标是从教师出发的,教师必然是更加关注自身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王蔷,2008)。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这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都能接受的理念,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往往难以退出传统课堂中自己的角色,没有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

案例一中所设两项目标都是从教师出发的,似乎教学目标只要教师本人去完成,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所谓的“教会学生……”或“纠正学生……”等都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表述,完全是从教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师的意愿定标准、做决定,不去思考学生通过该节课教学可以知道什么、能够知道什么,教学目标仅指向对教师教学过程效果的预期,而未指向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预期。这种教学目标设计主体的错位,会直接导致教学目标不具有可检测性。而一旦教学目标不可检测,教师就既不会关注教学效果,也不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随之降低。

2.教学目标缺乏可操作性

【案例二】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WithEnglish)8BUnit6教学目标设计

1)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有效的教学目标是直接与教学发生关系的,是用来指导和评价教学的。因此,行为的表述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并且是易于评价的。案例二中该单元第一部分话题与送礼物(giftgiving)有关。由生日送什么礼物引出话题,了解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适合送不同的礼物,学会评价各种礼物。但该课时教学目标中第一项“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设计得过于宏观,不具有可操作性。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整个英语课程教学需要努力的目标,这四种能力按年级和教学进度分离为各册、各章节的具体能力培养目标,作为一节课的目标是无法落实和检测的。同样,第二项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则显得过于笼统。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缺乏对学生学习之后预期结果的定性表述。在本课教学结束以后,学生的何种表现能体现合作意识的加强?学生哪方面的人际交往能力会得到发展?显然,案例二中的两项教学目标在教学结束时都无法进行有效性的检测。我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学习过程的可见性以及可检测等因素,必须要用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术语精确表达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度。鉴于此,此课目标可调整为:借助情景教学,熟练地征询建议和提出合理性建议,能准确地发表自己对某物某事建议的评估;关爱他人,为别人挑选适当的礼物,会评价物品,会对比物品的质量,提高交际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地点明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之后预期结果,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3.教学目标难度定位脱离实际

【案例三】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WithEnglish)7AUnit3Comicstrip&Welcometotheunit板块教学目标设计

1)能听、说、读、写单词holiday,as,monkey,why,mooncake,并了解其含义。能听懂、会说单词celebrate,ghost,king,festival,Christmas,Easter,短语dressup,theMid-AutumnFestival,能理解单词dragon,Halloween,短语theDragonBoatFestival。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描述中外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从而激发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并初步培养自己的世界文化意识。

3)能就所了解的节日信息进行相互交流。

4)能初步掌握介词at,on,in表达节日及其他时间的用法及在不同交际情景中的运用功能。

5)能熟练地运用‘wh’questions互相交流有关人或事物的信息。

6)能结合本单元中心话题,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7)能写有关节日及庆祝方式的段落。

8)能使用海报形式介绍或传达某一节日的信息。

教学目标的难度定位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难度必须高于学生原有水平,但不高于学生在教师协助下可能达到最高水平,难度定位得过低或过高都是无效的。案例三是一个单元第一课时导入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课的功能是热身,目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热身运动,鼓励学生在了解、理解新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各项语言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深入单元教学奠定基础。案例中教师事先对单元教材做了一定的分析,在了解本单元的话题、功能和语法项目以及中心任务后制定了上述教学目标。显然,他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计划全落在了导入课上,想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达到整个单元的教学要求,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导入课目标设计应该体现出该板块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教学特点。本课时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能了解中外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从而激发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并初步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可见,该教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把目标难度定位过高,违反了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是无法实现的。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缺失或过于宽泛

【案例四】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WithEnglish)9AUnit1阅读课教学目标设计

该单元的话题背景是星座(Starsigns)。教师设计教学目标:Letstudentsknowdifferentstarsignsassoonaspossibleandtrytosaysomethingabouteachkind.课上,教师先进行词汇教学,接着分段理解、疏通课文,最后学生复述每一种星座特点。

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此外,广义的情感态度还包括对他人、父母、亲戚、同学、朋友、老师等的态度,对学习方法的态度,对学习环节的态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教师要有情感、态度目标意识,根据单元话题内容,挖掘语言材料的情感态度培养载体价值,确定具体明确的、可落实的情感态度目标。案例一中的这位教师唯“材”是从,教学目标仅仅围绕着知识与技能,跟着教材走,采用以教为主,灌输式的方法落实“双基”,而不考虑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学的三维目标只剩下“一维”。在这种情感态度目标缺失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学生无法激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无法形成对身边的人物,对单元话题所涉及的人物、自然界中的事物、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的正确情感与态度,更无法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批判式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五】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WithEnglish)8AUnit6教学目标设计

教师设计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创设人文情景,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使语言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并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在设计情感态度目标时,我们自然应该遵循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但不能简单地照搬。课程标准针对各个阶段提出的目标是课程目标,是具有导向性的学科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这些目标需要结合各个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实现,而不是通过一两节课能够实现的。教学设计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应该是针对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明确的、具体的目标。案例二中这位教师的情感态度目标设计正是把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混为一谈,使本该具体的情感态度目标变成了宽泛的随处可贴的标签,对于学生情感的引导也只能是流于形式而已。

总之,确定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开展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避免将教学目标形式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对教材、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要把《标准》中规定的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五方面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真正发挥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向作用,从而切实改善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古运河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