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平滑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10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子宫平滑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100例临床分析

李志萍区林伟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妇科广东广州5113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全子宫切除治疗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100例临床资料。结果:行全子宫切除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患者,均存在较明显的阴道流血症状,平均年龄>45岁,肌瘤数量多发,肌瘤平均最大径9.96±8.37cm,术后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对年龄45岁以上,症状重以及肌瘤数量多且大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首选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子宫肿瘤;平滑肌瘤;全子宫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130-01

子宫平滑肌瘤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女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多以手术切除为主。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平滑肌瘤效果显著,现已成为临床最常见的妇科手术。全子宫切除术在很大程度上将子宫各器官组织的解剖关系破坏,同时对患者造成了神经损伤,器官功能和盆底功能丧失或出现障碍。因此,减轻盆底功能损伤、增强手术治疗效果与降低术后并发症都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治疗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100例,年龄38~75岁。患者均存在月经异常,以阴道不规则流血多见,术前超声检查证实肌瘤数量较多,部位集中,大小不一。患者患有严重的子宫内膜或宫颈病变等疾病时,不在本次研究对象的选取范围内。所有病例均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

1.2分析指标

所有患者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首次排气发生时间、手术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WHOQOL-100量表分析生存质量。手术优良率按以下标准统计:不适症状完全消失,无压力性尿失禁,无阴道顶端脱垂,无阴道壁膨出,性生活质量未见降低评为优;临床不适得到显著改善,轻微的压力性尿失禁,轻度阴道壁膨出。阴道顶端脱垂,性生活质量受到轻微的影响评为良;不适症状稍微改善,阴道顶端脱垂,中度阴道壁膨出,严重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质量较差评为中;临床不适未得到改善,重度阴道壁膨出,严重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性生活质量非常差评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指标分析

患者平均年龄46±7.83岁,肌瘤数量3~32个,最大径0.3~25.7cm,平均最大径9.96±8.37cm。手术时间75.31±14.69min,术中出血量202.35±47.14ml,住院时间7.14±2.67d,首次排气发生时间19.34±4.57d。术后有16例术后切口疼痛,3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性功能障碍,2例盆腔黏连,3例肠梗阻。手术优良率88.00%(88/100)。

2.2患者生存质量的分析

调查的内容涉及情绪状态(三项)、治疗满意度(四项)、社会支持(两项)、脑卒中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八项)、工作状况(一项)、社交质量(三项)、睡眠功能(四项)、脑卒中带来的生活负担(六项)、症状与不适(十项)、医护人员鼓励(两项)及认知功能(四项)。调查指标包括BP(躯体疼痛)、VT(生命活力)、GH(总体健康)、PF(躯体功能)、SF(社交功能)、RE(情感功能)、RP(躯体健康)和MH(心理健康),详见表。

3.结论

子宫平滑肌瘤颜色多以白色为主,并伴有囊膜,能够和周边正常组织区别开来。女性在孕期使用雌性激素、是否生育、生育时间晚、遗传等原因相关,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表现与肿瘤体积、数量以及发生部位具有很大关系[1]。当患者肿瘤发生于浆膜下肌或肌壁间时,会有月经量大和月经期延迟等特点,肿瘤体积较大时,触压患者会下腹部会感觉有坠涨以及明显肿块,尿急、尿频、过多的阴道分泌物等表现。病情恶化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患者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2]。目前,当患者确定患有子宫平滑肌瘤后,会以患者的生育情况、年龄、症状表现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目前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法上,有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等治疗手段[3,4]。传统开腹手术与微创手术而言,具有手术创面大,术后复原施加长,以及引发术后并发症等缺点。但是,当平滑肌瘤患者病情复杂、肌瘤瘤体大以及个数多的情况时,传统开腹手术仍然是必要的手术方法。本文分析100例开腹手术全切子宫的平滑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发现这些患者均存在较明显的阴道流血症状,平均年龄>45岁,肌瘤数量多发,肌瘤平均最大径9.96±8.37cm,手术优良率88.00%,术后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上年龄45岁以上,症状重以及肌瘤数量多且大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首选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开选.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04(3):28-33.

[2]于春玲.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3):74-75.

[3]王康荣.巨大或多发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剔除术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3):3804-3805.

[4]唐晖,王莉莉,彭丽芳,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333-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