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1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郭礼刚

郭礼刚贵州省盘县保基中学553500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随着当前的社会结构、利益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要有充分、清醒的认识。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面对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应该感到强烈的使命感,时刻不忘教好书、育好人。俗话说“教书容易育人难”,要想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就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语文学科更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片沃土。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语文的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于是在当前的语文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涵养成为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可惜的是,所谓的人文精神的涵养走样了,成了思想品德教育。

在《岳阳楼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人文精神涵养的环节:请学生说说读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后的启示,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说了一些诸如此类的现象。最后老师又启发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在这一启发下,学生会说些什么就可想而知了。最后一个环节完全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语文课的语文味荡然无存,变成了政治课。

《种下一片太阳》的教学设计中也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读了“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后得到的启示,经过讨论、点拨,最后教师教育学生竞争要公开、合理、科学,当自己不行的时候就该让出你的位置来。后面又有一个独立的思想品德教育环节,教师让学生说说这篇课文对以后学习语文、学习做人有什么启示。可以想见,面对这样的指向性十分明确的问题,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回答。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过分地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把“人文性”等同于思想性,设计了专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环节。这两节课没有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运用,学生没有自主的、体悟性的阅读时间,整堂课都是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谆谆诱导。这样的语文课在高扬思想性的同时抹杀了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语文课的语文味没有了,其实质是跟“人文性”背道而驰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上),必须尊重学生。人文精神讲的就是“目中有人”、“以人为本”,阅读教学在弘扬所谓的“人文性”的同时决不可以丢开“文本”和“以人为本”。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体现人文性呢?笔者认为,对于人文精神教育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和体现这样两个字:感染。首先,教师不能忘了文本的感染作用。语文教材中很多是思想性很强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也有些作品中的德育内容并不是很明显,却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它们的潜藏性。在研究教材知识的同时,应细心领会、精心思考,才能挖掘出蕴藏在课文中的德育因素。

如《赤壁之战》,这篇课文中就潜藏着多种教育因素,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周瑜、诸葛亮、黄盖、曹操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就会收到多方面的教育。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时,还应挖掘得准确,这主要在于细心阅读、认真分析,寻找渗透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有些教材德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必须找准重点。

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一方面教育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奇妙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另一方面教育学生热爱观察,细心逐步观察,继而热爱学习。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后者应该是德育渗透的最佳选择。人文精神不是“水中之花”,它首先是以文本为载体的、以文本为依托的,学生在自主、独立的阅读中自然能体悟到其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能授予,只能体悟和感染,让文本自身去感染学生。教师不能架空文本作出指向明确的分析、理解,学生基于个体的因素,对文本人文意义的解读是多元的。其二,教师不能忘了教师的感染作用,教育者本人必须先具备人文精神的素养。一个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他的课是洋溢着他民主、自由、宽容的思想和情怀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染到了这种人文精神。这样的教师,他能容忍学生的“异端”,容忍、鼓励甚至引导学生冲破思想的牢笼;他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他提倡学生“心口如一”,提倡“我思故我在”。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精神世界中本身潜藏的自由精神就被唤醒了,探索、思考、想象、创造的天性也被唤醒了。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并不是给学生什么思想和精神,而只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与众不同”,诱导他们心灵深处自由因子的复活,鼓励他们张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一个独一无二的我。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教师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