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陈汉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陈汉斌

陈汉斌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方法。方法特选取我科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综合加强救治和预后急救指导干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而言,将综合加强救治和预后急救指导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

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群体中,该病具有起病急、发病快、危险性高的特点,患儿一旦患病,极易出现高热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多会引发惊厥,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1]。近年来,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中指出,将综合加强救治和预后急救指导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立足于此,本文特就此展开研究,现做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特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儿中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2.87±1.02)岁;平均抽搐时间(4.47±3.04)min,平均发热时间(11.24±7.45)h;观察组中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2.88±1.01)岁,平均抽搐时间(4.46±3.03)min,平均发热时间(11.33±7.40)h。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过数据分析和处理,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备比较的可行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急救治疗措施,选择患儿侧卧体位,清除口腔内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使用无菌纱布将压舌板包裹,置于患儿上下齿间,以防止患儿咬伤舌头,给予氧气支持,使用地西泮对其进行静脉推注,静脉推注的速度控制在1.5-2.0mg/min,具体用药剂量为0.4-0.5mg/(kg·次)。对于无法进行静脉通路建立的患儿而言,可使用苯巴比妥钠进行肌肉注射,然后建立静脉通路,苯巴比妥钠的用药剂量为6-7mg/(Kg·次)。对于那些体温偏高的患儿,需要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退烧,按患者体重用药,10-15mg/公斤。

观察组则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在接受治疗后,给予持续性的氧气支持10-14h,同时,使用含量为50%的乙醇擦拭全身,以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在接受急救后,应该对患儿的常规生命体征进行监护,指导患儿家长,对患儿进行科学饮食,并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在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指标上的对比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n(%)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儿在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复发率

通过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一年时间的随访后发现,对照组患儿中出现轻微后遗症4例,癫痫1例,复发7例,复发率为28%;观察组患儿均完全康复,复发1例,复发率为4%,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值=12.543,P<0.05)。

3.讨论

病毒或细菌侵入机体,导致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内源性致热原发挥作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控点升高,产热增加,引起发热[4]。由于小儿的脑解剖生理结构相比较成年人而言,发育尚不成熟,因此,一旦神经系统功能处于发育的不稳定阶段时,惊厥发生阈值很低,与此同时,一旦受到高热的刺激,将会使得患儿的大脑异常兴奋,容易导致神经细胞发生异常,诱发惊厥的出现。惊厥极有可能造成患儿的脑部供氧不足,导致缺血性损伤的出现,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出现癫痫、智力低下等一系列的后遗症,给患儿及其家庭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一旦发现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热惊厥,就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便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将镇静解痉类药物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缓解患儿惊厥的症状,并迅速控制病情。使用物理方法和药物治疗方法降低患儿体温,可以对诱发惊厥出现的因素给予消除和控制,并进一步控制惊厥症状;保持患儿的呼吸道畅通,是进行抢救和获得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基础性条件。将上述两种治疗方式有机结合,可起到互相促进、互补的作用,可更好的发挥治疗效果。

在此次实验研究中,通过对实验研究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分析后可知,观察组患儿在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为4%,相比较对照组患儿的28%而言,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将综合加强救治和预后急救指导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宋会群,翟换杰,陈述,等人也曾就此展开过研究,研究结果与此次试验研究所得数据结果基本吻合,这充分说明,该试验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而言,将综合加强救治和预后急救指导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心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0):148-149.

[2]肖泽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1(17):157-158.

[3]尹宁.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10(1):493-493.

[4]刘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74-75.

[5]孙勇.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16):3005-3005.

[6]宋会群,翟换杰,陈述,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27):5571-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