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

谷娜

谷娜(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150040)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164-02

由于诊断技术的发展,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妇科常见病之一,它是一种生殖功能活跃期疾病,多见于25~40岁。EMS患者常有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为20%~70%。

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在18~59岁,平均年龄38例。已婚80例,未婚8例。经我院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加病理检查确诊。

2治疗方法

2.1药物治疗内膜异位症属性激素依赖性疾病,80%EMS标本含孕激素受体(PR),40%含雌激素受体(ER),约20%缺乏ER及PR。轻度EMS患者PR阳性率较重度为高,因而临床I~Ⅲ期(微型、轻型、中型)EMS较Ⅳ期(重型)应用激素治疗的疗效更好。随着神经生殖内分泌学的发展,EMS的激素治疗也随之飞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多采用假孕疗法,70年代开始应用达那唑治疗,又称假绝经疗法,80年代开始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三烯高诺酮治疗,近年又应用三苯氧胺(TMX)治疗。可根据药物供应情况及患者经济条件选择应用。

(1)假孕疗法:大剂量雌孕激素,抑制垂体一卵巢轴功能,造成高激素闭经,与孕期体内激素变化一样,故称假孕疗法。通过E、P激素促使异位内膜转化为蜕膜,继而萎缩。每日口服炔雌醇(EE)0.05mg及炔诺酮(NED),NED量逐周增加,第1周每日服5mg,第2周每日10mg,第3周每日2次,每次10mg,连续服用6~12个月。治疗后症状缓解,病灶缩小甚至消失,停药后4~6周可恢复排卵。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乳房胀痛、水潴留,可发生突破性出血,近期疗效60%~93%。

(2)假绝经疗法:达那唑可与多种受体结合,具有多方面功能:在下丘脑-垂体水平抑制FSH及LH峰,亦直接作用于卵巢,抑制卵巢功能,并直接与内膜细胞的雌孕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其增生,故导致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及EMS病灶萎缩、闭经,故称假绝经疗法。达那唑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使EMS的免疫抑制与免疫刺激不平衡状态得以改善。常用剂量400mg/d,分2~4次口服,从月经第2天开始连续服用3~6个月,一般服用1个月左右症状即有所减轻。如无效,可加至600~800mg/d,取得效果后再逐渐减至400mg/d。不良反应有潮热、出汗、体重增加、水肿、痤疮,偶有ALT值升高,停药2~6周可恢复正常。症状缓解率95%,体征改善率75%。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采用达那唑50mgl/d,阴道用药,连续3个月,其有效率与口服药一样。

(3)三苯氧胺(TMX):为非甾体类的雌激素拮抗剂,最大限度地抑制雌激素影响。达那唑治疗失败的EMS患者应用TMX治疗可获得成功。由于不抑制排卵,对希望生育的患者更为合适。Haber认为TMX治疗EMS镇痛作用强,可使内膜异位灶缩小,不良反应小。用法:10mg,2/d,口服,月经第5天开始,20d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服用3~6个疗程。周岑慧等报道:应用上述方案治疗EMS50例,应用6~10个疗程,症状缓解率87.4%,体征改善率57.5%。用药期间BBT呈双相,FSH、LH水平正常,肝功正常,不良反应为轻度潮热、恶心、月经周期延长等。

(4)米非司酮:由于它的强效抗孕激素作用,可造成子宫内膜萎缩而致EMS症状缓解。常用剂量为10mg,1/d,口服,疗程3~6个月,后3个月可减半量。其疗效与GnRHa相似。由于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且价廉,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临床应用时间短,有关剂量(国外用到50mg/d)等问题还须积累经验。

2.2手术治疗上述药物治疗虽有很高的症状缓解率和体征改善率,但复发率达15%~30%。病灶较大、粘连紧密的重症患者药物也不易奏效,因此手术仍为治疗EMS的主要措施,尤其对轻、微型合并不孕者,手术治疗仍是重要方法,尤其近年国内外先后开展腹腔镜下手术,为EMS治疗增添了新途径。腹腔镜在EMS治疗中的应用,优点是诊断与治疗同时进行。Sufton(1990)报道应用CO2激光气化治疗EMS56例,治疗后80%妊娠,其中73%在治疗后8个月内妊娠。目前Nd:YAG激光可精确地接触作用于病灶,且允许于液体环境中操作,可以连续灌洗组织,是治疗轻型EMS的首选方法。中、重型EMS宜在术前应用达那唑等药物治疗3~6个月,使异位病灶退化,充血减轻,粘连松解,易于手术切除,尤其用药后卵巢呈抑制状态,容易将卵巢内的异位内膜囊肿剥除,保留更多卵巢组织。

参考文献

[1]周清平,钱洪浪;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前后的处理(附45例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10期.

[2]胡彩虹;叶军;朱剑芳;;慢性盆腔痛骶前神经切断术的治疗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