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胸部CT检查技术应用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1

低剂量胸部CT检查技术应用解读

李增平

李增平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人民医院

一、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应用价值

胸部CT是诊断肺部疾病较为敏感的影像设备,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随着多层CT的普及,CT扫描技术的不断更新,做胸部CT体检筛查的人也越来越多,患者接受X线照剂量也成倍增加。虽然一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但长期频繁接触射线会在机体内累积,造成人体一定损害。现在,X线对人体辐射的危害和防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保证胸部CT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患者受照剂量尤为重要。一般认为,被检查者所接受的剂量较常规剂量降低20%以上,才能被确定为剂量降低。为更好地降低受照剂量,各种新技术和装置被不断开发出来,如效率更高的探测器、新颖的过滤板、剂量保护装置、心电门控技术以及各种降低噪音和抑制伪影的软件等,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案就是其中一种。低剂量扫描减少了患者受照剂量,同时也降低了X线管和探测器的损耗,减少了运行成本,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比并不降低它对结节病灶检出率,而较普通胸片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早期主要应用于体检和婴幼儿胸部CT。

二、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常用方案解读

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方案是通过优化扫描参数,改变管电压、管电流和螺距等降低辐剂量。具体操作如下:

1.降低管电压

X线的穿透性是有管电压决定,虽然可以通过降低管电压来降低辐射剂量,相应X线的穿透性也降低了,而过低能量的X线无法穿透身体却只会增加皮肤、肌肉的吸收剂量。另外电压的可选范围小,从而限制了辐射剂量的细微调整。国外学者研究表明,降低管电压在检查钙化组织有用,用80kv扫描的辐射剂量仅为用120kv扫描的43%,但对钙化的检出率基本相同。然而管电压从120kv降至80kv,要维持图像噪声的稳定管电流几乎需要增加400%,因此降低管电压时通常同时调整管电压和管电流两个参数。

2.降低管电流

放射线量与管电流和扫描时间的乘积成正比例关系,所以减少管电流是降低辐射剂量的最直接有效方法,它直接左右着CT扫描的有效剂量,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方法。降低管电流主要影响低对比组织的分辨率,使密度差小的组织,如脑、肝脏的图像质量明显下降,而对密度差大的组织,如肺和骨的分辨率影响不大明显。不同研究显示,管电流从标准的200mas降到低剂量50mas进行胸部扫描,得到的图像质量几乎一样,且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仅为标准的25%,50mas被认为是胸部低剂量扫描的较为稳定的低毫安界限值。另外,目前部分多层CT还配备了自动曝光控制装置(AEC)来自动控制曝光毫安秒。AEC是指球管在曝光过程中随时自动调节管电流以适应患者的体形、密度,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完成检查。毫安值的降低,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程度的噪音。同时,根据形体厚薄、胖瘦,在扫描前预设一定的噪声指数(NI)适当进行补益,它能有效地保证图像质量下适当降低管电流。

3.增加扫描螺距和层厚

辐射剂量与螺距成反比,因此增加扫描层厚和螺距,可以缩小扫描时间,相应地减少扫描辐射剂量。对于多层螺旋CT,加大螺距对Z轴分辨率、图像质量不会有影响,但可引起图像噪声增加,而多层螺旋CT大多采用管电流自动调整技术,能通过增加管电流对图像噪声进行自动补偿。这与我们前面谈到的降低管电流方式来降低辐射剂量有冲突,因此对于多层螺旋CT增加螺距并不是一个实用的减少辐射剂量的方法。

三、低剂量胸部CT应用前景

低剂量胸部CT遵循国际放射防护学最优化原则,通过合理优化扫描参数,大幅度降低胸部CT的辐射剂量,而不影响影像诊断质量。低剂量CT扫描不仅用于胸部,还广泛用于其它方面,如骨骼、副鼻窦、血管造影等,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CT技术已经进入低剂量时代,但是有些方面还存在不足,这需要大家不断深入研究和完善,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器官及目的,制定出最佳的、个性化的扫描方案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