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1

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

傅江丽

(萧山区河上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1265)

摘要: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特征以及治疗体会。方法:我院选取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痊愈52例、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8%。结论:更年期综合征是因多种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工作效率低下、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对患者及时对症治疗是保证患者及时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特征;治疗体会

为研究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特征以及治疗体会,我院选取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治疗的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44-57岁之间,平均年龄(49.21±2.19)岁。按照月经情况:绝经前期患者26例、围绝经期患者57例、绝经后期患者17例。经Kupperman症状评分表评分后发现,轻度更年期综合征患者49例、中度更年期综合征患者23例、重度更年期患者28例。

1.2临床特征所有患者经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测试检查后均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出汗、关节酸痛、耳鸣、记忆力下降等。其中性生活改变患者37例、自身代谢紊乱49例、心血管系统紊乱患者14例。

1.3治疗方法(1)心理治疗与患者充分交流,告知患者更年期症状,保证良好情绪对病情康复的重要性,部分轻度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仅进行心理治疗就可将更年期阶段平稳度过。(2)中药治疗对患者实施滋阴补肾治疗,使用山药12g、枸杞12g、熟地18g、茯苓8g、山茱萸10g、龟板9g、龙骨9g、灸甘草6g,水煎服,1次/1d,连续服用30d。(3)针灸治疗取患者三阴交、神门、命门、百会、神阙、肾盂、太溪穴位,按照患者病情类型对患者进行捻转泻法或者平补平泻法进行治疗,每次治疗留针30min,1次/1d,连续治疗30d。(4)药物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疾病对患者使用地西泮或者眠尔通进行治疗,可同时对患者加用谷维素,从而起到调节神经功能、镇静疗效。(5)激素治疗对没有雌激素禁忌症患者使用雌激素代替治疗。

1.4观察指标[1]观察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的病情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价指标按照Kupperman中评分进行判定,其中痊愈是患者Kupperman评分下降80%以上;显效是患者Kupperman评分下降50%-80%之间;有效是Kupperman评分下降20%-50%之间,无效是Kupperman评分下降小于20%。

2.结果

经治疗后发现,痊愈52例、痊愈率为52%,显效28例、显效率为28%;有效18例、有效率为18%,无效2例、无效率为2%。总治疗有效例数为98例,有效率为98%。

3.讨论

更年期患者因卵巢功能衰退、消失,导致雌激素水平不断下降,导致患者心血管、生殖系统、骨骼等出现一系列病变,主要包括患者阴道干燥、泌尿系统感染、阴道炎、心血管疾病、子宫脱垂、心理异常等,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临床治疗中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主要使用对症治疗方式实施治疗。本次研究中主要使用心理疗法、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激素治疗等形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雌性激素替代治疗都是当前医学研究中认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式[3],针对因缺乏雌性激素导致的各种疾病与症状可适当补充相应激素,使患者临床病症有效缓解,本次研究中证实此种治疗方式有效。本次研究中我们在确定患者病情后对患者使用心理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实施治疗,其最终治疗效果确切,将患者病情显著改善,促使患者平稳的度过更年期。

本次研究发现,对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经过综合对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8%,与相关学者研究所得结果基本一致[4]。

综上所述,更年期综合征是因多种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工作效率低下、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对患者及时对症治疗是保证患者及时康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罗伟聪,华伟,燕华,等.十一酸睾酮胶囊丸在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16-17.

[2]黄玉兰.小剂量倍美力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9):16-17.

[3]陈钰.更年安神胶囊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4,(5):311-311.

[4]张力山,欧阳.传统医药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