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浅谈

黎创幸黄玉兴

黎创幸黄玉兴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528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糖尿病形成原因、糖尿病的分类以及糖尿病控制现状做一详细介绍讨论了胰岛素等降糖药对治疗糖尿病的应用现状及特点,展望了糖尿病类药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降糖药特点防控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94-02

糖尿病是一种因部分或完全胰岛素缺失、或细胞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受体敏感性下降导致的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血中葡萄糖升高而发生的疾病。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疾病。

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1型糖尿病),需长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较不敏感,饮食、运动疗法、口服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满意疗效。糖尿病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严重的代谢紊乱,导致机体产生过多的乳酸和丙酮酸,可引起糖尿病高渗状态、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这是三种可直接及生命的急性重症并发症。

糖尿病的日常护理: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2.控制脂肪的摄入量。3.适当锻炼。4.情绪稳定。5.定期检查。

常用的降糖药

1胰岛素及类似物

临床上按其作用时间长短分为:短效胰岛素,代表药物有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诺和灵R;中效胰岛素,代表药物有诺和灵N;长效胰岛素,代表物有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胰岛素及类似物适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经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治疗都不理想患者。胰岛素是最常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故在胰岛素治疗中应注意掌握好注射剂量及其使用时间,并规律饮食。研究显示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较预混人胰岛素低血糖发生风险减少,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吸收高峰平缓,更接近生理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比传统的中效胰岛素更好减少空腹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2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作用机制为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

1.磺酰脲类,制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国外研究报道磺脲类药物几乎是60岁以上老年人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以格列本脲即优降糖多发,因其t1/2长,伴肝肾功能不全者尤易体内蓄积引起低血糖,对老年体弱、肝肾功能不良者,特别是摄食少时,优降糖应慎用。2.非磺酰脲类,代表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其特点是药效比磺酰脲类强。

3胰岛素增敏剂

1.噻唑烷二酮类:代表物有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吡格列酮。单用罗格列酮并发脑梗死,且进食少,诱发了低血糖昏迷。2.双胍类口服降糖药:此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糖异生和肝糖输出,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代表物有二甲双胍(格华止),二甲双胍可以避免乳酸酸中毒,同时还能降低血脂,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本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减慢水解及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并抑制伴随的胰岛素分泌,改善过度的胰岛素反应。它还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能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此类药物对Ⅰ、Ⅱ型糖尿病均适用,也可以与其它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代表物有:有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拜糖平)等单用很少致低血糖。

5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醛糖还原酶是多元醇糖代谢途径的关键限速酶,它的活性升高导致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有阿司他丁、托瑞司他等,适用于预防、改善和治疗糖尿病并发和末梢神经功能障碍、振动感量异常、心搏异常。

由于2型糖尿病的非均一性和不同糖尿病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无法用一定的规则说明何种药物更有效。但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增多,无疑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利于联合治疗,有利于长期改善血糖。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虽无法根治,但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适当的药物治疗,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增强患者自控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提高自控及自护能力,鼓励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控制饮食并参加运动,糖尿病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使血糖水平正常化,而且是从根本上纠正代谢紊乱,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严格的饮食控制和合理的饮食结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经验证明,饮食控制不当的情况下,单纯通过药物治疗无法取得理想的疗效。坚持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具有重要意义。